[实用新型]一种编码器防雷击电路及防雷击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2371.2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4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伟;王敏;马文成;李敏;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莫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陈福昌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TVS管 编码器 整流二极管 热敏电阻 防雷击电路 压敏电阻 防雷击 并联 高压电容 地线 电源 本实用新型 抗雷击浪涌 主供电电路 正极 电磁环境 电源串联 负极 串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码器防雷击电路及防雷击编码器,其中,所述编码器防雷击电路包括热敏电阻、整流二极管、压敏电阻、第一双向TVS管、第二双向TVS管、第三双向TVS管和高压电容,其中,热敏电阻和整流二极管依次与电源串联,压敏电阻和第二双向TVS管均并联于电源与0V导线之间,第一双向TVS管并联于电源和地线之间,第三双向TVS管和高压电容均并联于0V导线与地线之间,压敏电阻、第一双向TVS管和第二双向TVS管的一端均连接于热敏电阻和整流二极管之间,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热敏电阻串联,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编码器主供电电路相连。该防雷击编码器可以使用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抗雷击浪涌,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编码器防雷击电路及防雷击编码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设备。使用在机器设备上的编码器,几乎都使用在户外,环境恶劣,极易受到雷电的冲击,造成自身的损坏。大功率设备的起停,会造成编码器供电网络电压不稳定,表现为瞬态的大电压(达几千伏),大电流,或造成编码器的损坏,或造成编码器反馈数据的不准。
现有的使用在机器设备上的编码器,要么没有抗雷击浪涌的功能,要么只能承受几十伏或几百伏的的高电压。因此,编码器极易损坏,导致机械停止工作,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研制一种防雷击编码器,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器防雷击电路及防雷击编码器,以解决现有编码器抗雷击能力差、极易损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器防雷击电路,包括:热敏电阻、整流二极管、压敏电阻、第一双向TVS管、第二双向TVS管、第三双向 TVS管和高压电容,其中,热敏电阻和整流二极管依次与电源串联,压敏电阻和第二双向TVS管均并联于电源与0V导线之间,第一双向TVS管并联于电源和地线之间,第三双向TVS管和高压电容均并联于0V导线与地线之间,压敏电阻、第一双向TVS管和第二双向TVS管的一端均连接于热敏电阻和整流二极管之间,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热敏电阻串联,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编码器主供电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雷击编码器,其内设置有上述的编码器防雷击电路,所述编码器防雷击电路设置于电源与编码器主供电电路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雷击编码器,通过其内设置的防雷击电路,可以使用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抗雷击浪涌,不易损坏,具体地:热敏电阻通过其对大电流的高阻抗特性,对流过其的电流产生阻碍,压敏电阻通过其对大电压的低阻抗特性,对其两端的电压进行放电,通过并联的双向 TVS管能够对出现的雷击浪涌快速响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编码器防雷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码器防雷击电路,包括:热敏电阻1、整流二极管2、压敏电阻3、第一双向TVS管4、第二双向TVS管 5、第三双向TVS管6和高压电容7,其中,热敏电阻1和整流二极管2依次与电源串联,压敏电阻3和第二双向TVS管5均并联于电源与0V导线之间,第一双向TVS管4并联于电源和地线之间,第三双向TVS管6和高压电容7均并联于0V导线与地线之间,压敏电阻3、第一双向TVS管4 和第二双向TVS管5的一端均连接于热敏电阻1和整流二极管2之间,整流二极管2的正极与热敏电阻1串联,整流二极管2的负极与编码器主供电电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莫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莫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2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