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1025.2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6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费琼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一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2 | 分类号: | 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料 支架 导轮 滑杆 上端 压料气缸 冲压 本实用新型 下料装置 自动送料 前夹 产品自然 人员操作 整个产品 装置输送 料装置 后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下料支架的上端间隔设有若干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的导轮滑杆,下料支架的上端前侧对应导轮滑杆的上端设有前夹料装置,下料支架的上端位于导轮滑杆的正上方设有压料气缸支架,压料气缸支架的一侧固定设有压料气缸。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个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的导轮滑杆,通过导轮滑杆使冲压后的产品自然的向下下料,并采用了前夹持装置来对接后夹持装置输送过来的产品,在整个产品输送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员操作,下料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板冲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将计算机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出现了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的生产。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等方面。采用自动生产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动上、下料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使用机械手每次抓取物料在上、下料区和相应工位之间移运动进行上料或下料,但是机械手的运行速度有限,物料需要输送的距离较大,使得上料或下料速度较慢,且机械手需要来回逐一取料,不能适应较快的生产节拍,有时为了提高效率,设置两个或多个机械手分别进行上料和下料,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且占用大量生产现场的空间,对应机械手之间的协同控制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所述下料支架的上端间隔设有若干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的导轮滑杆,所述下料支架的上端前侧对应所述导轮滑杆的上端设有前夹料装置,所述下料支架的上端位于所述导轮滑杆的正上方设有压料气缸支架,所述压料气缸支架的一侧固定设有压料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导轮滑杆上设有导轮安装槽,所述导轮安装槽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导轮,每个所述导轮的一部分均伸出所述导轮安装槽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每根所述导轮滑杆的倾斜角度均相同,每根所述导轮滑杆的上端搭接到所述前夹料装置后端,每根所述导轮滑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料支架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前夹料装置包括三个夹持区域,三个夹持区域均由上夹板和下夹板组成,中间的一个夹持区域的上夹板由所述压料气缸控制运动,两侧的夹持区域与所述中间的一个夹持区域之间具有一个空间,在所述空间内设有辅助夹具,所述辅助夹具有一辅助夹料气缸控制,两个所述辅助夹料气缸均固定在一个气缸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冲压自动送料线的下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夹持区域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设有导杆安装座,两个所述导杆安装座上均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用于连接后夹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个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的导轮滑杆,通过导轮滑杆使冲压后的产品自然的向下下料,并采用了前夹持装置来对接后夹持装置输送过来的产品,在整个产品输送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员操作,下料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1、下料支架 2、导轮滑杆 3、前夹料装置 4、压料气缸支架 5、压料气缸 6、导轮安装槽 7、夹持区域 8、固定板 9、导杆安装座 10、导杆 71、上夹板 72、下夹板 73、空间 74、辅助夹具 75、辅助夹料气缸 76、气缸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一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一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1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耳切单片接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次脱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