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发电用水底淤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9854.7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4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熊胜;陈明全;龚明胜;赵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节市工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泥箱 导水管 淤泥处理装置 淤泥 发电用水 回收 出水管 固定环 活动轮 担架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表面安装 过滤网 连接板 连接管 旋转轴 支撑板 拆卸 挡罩 刮刀 皮圈 水泵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发电用水底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担架、连接板和第二导水管,所述担架的上方设置有活动轮,且活动轮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旋转轴的下方固定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表面安装有刮刀,所述集泥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上方安装有轴承,且第一导水管的右侧固定有皮圈,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下方连接有挡罩。该具有回收功能的发电用水底淤泥处理装置,设置有集泥箱,能够通过水泵将刮好的淤泥排到集泥箱内,并通过集泥箱内部的过滤网将淤泥挡在集泥箱内,同时集泥箱与连接管和出水管均为拆卸安装结构,能够方便了对淤泥的收集和对集泥箱的更换,提高了淤泥回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水利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发电用水底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发电是再生能源,对环境冲击较小,发电效率高达90%以上,发电成本低,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水利发电过程中,水体在水库中长期积累会在水库的底部产生淤泥,影响了水利发电的效率,因此需要对淤泥进行处理。对于目前水力发电用水底淤泥装置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一部分问题,就比如难以去除掉吸附在底部的淤泥,同时淤泥能够再次利用,而传统的处理装置不具有回收淤泥的功能,造成浪费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发电用水底淤泥处理装置,以便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发电用水底淤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难以去除掉吸附在底部的淤泥,不具有回收淤泥的功能,造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发电用水底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担架、连接板和第二导水管,所述担架的上方设置有活动轮,且活动轮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中部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导水管,所述旋转轴的下方固定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表面安装有刮刀,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右侧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右侧上方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集泥箱,且集泥箱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所述集泥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担架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上方安装有轴承,且第一导水管的右侧固定有皮圈,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下方连接有挡罩。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呈中空结构,且固定座中空结构的内径与固定管的外径相吻合,并且固定管贯穿支撑板和固定座,同时固定管与连接板为固定连接,固定管的外侧环形分布有3个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水管的直径大于旋转轴的直径,且第一导水管与挡罩为固定连接,且挡罩呈镂空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水管与第一导水管为螺纹连接,且第二导水管采用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集泥箱下方与出水管为螺纹连接,且集泥箱上方凸形结构与连接管右侧的凹形结构相吻合,并且集泥箱与连接管和出水管为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旋转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环的表面设置有3个刮刀,相邻2个刮刀之间的夹角为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回收功能的发电用水底淤泥处理装置,设置有刮刀,能够通过电机的转动,使刮刀与水库底部进行旋转刮动,使底部的陈年老淤泥能够被刮干净,提高了淤泥处理的效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与固定座和连接板均为固定连接,方便了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管的升降,进而方便刮刀与水库底部接触,设置有集泥箱,能够通过水泵将刮好的淤泥排到集泥箱内,并通过集泥箱内部的过滤网将淤泥挡在集泥箱内,同时集泥箱与连接管和出水管均为拆卸安装结构,能够方便了对淤泥的收集和对集泥箱的更换,提高了淤泥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节市工业学校,未经毕节市工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9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沙障开沟器
- 下一篇:淤泥槽疏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