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创面负压引流用引流管、三通管防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3327.5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练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练慧斌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三通管 创面 防堵组件 负压引流 三通管口 医疗器械领域 三通管接口 血块 环形台阶 管口处 管体 污血 阻滞 连通 堵塞 | ||
创面负压引流用引流管、三通管防堵组件,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引流管、三通管,与创面连通的引流管出口处分别设置环形台阶,引流管出口处的台阶的厚度不小于相应的三通管接口厚度,引流管的管口处的厚度薄于其它管体的厚度。通过将进入三通管的一段引流管的出口处设置成与三通管口沿厚度相同或厚与三通管口沿厚度,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含有血块的污血进入三通管时没有阻滞,避免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烧伤、烫伤、皮肤外伤及慢性难治性创面常需要进行冲洗引流,并通过负压引流系统将冲洗的水及污血排出,在水和污血经过负压引流导管时,血凝块常会在导管连接处的三通或者单通接口处淤塞,且这种现象较为频繁发生,需要医生及时疏通,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负压引流系统内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面负压引流用引流管、三通管防堵组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管、三通管,与创面连通的所述引流管出口处分别设置环形台阶,所述引流管出口处的台阶的厚度不小于相应的三通管接口厚度,所述引流管的管口处的厚度薄于其它管体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入三通管的一段引流管的出口处设置成与三通管口沿厚度相同或厚与三通管口沿厚度,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含有血块的污血进入三通管时没有阻滞,避免堵塞。
本实用新型所述三通管包括三根支管,所述三根支管之间通过通过一个汇流腔一体设置,三根所述支管呈环形矩阵布置,所述支管与所述汇流腔内侧壁之间呈弧形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将三通管的支管与汇流腔的连接,连接处设置成弧形平滑过渡,这样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流通通畅性,避免堵塞。
本实用新型所述三通管的支管的连接端部的外侧壁设置成锥形,在所述锥形表面中部设置一道环形凹陷。这种可以起到防滑效果,保证了引流管连接的可靠性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创面负压引流用引流管、三通管防堵组件,包括引流管1、三通管2,与创面连通的引流管1出口处分别设置环形台阶3,引流管1出口处的台阶的厚度不小于相应的三通管2接口厚度,引流管1的管口处的厚度薄于其它管体的厚度。三通管2包括三根支管4,三根支管4之间通过通过一个汇流腔5一体设置,三根所述支管4呈环形矩阵布置,支管4与汇流腔内侧壁之间呈弧形平滑过渡。三通管2的支管的连接端部的外侧壁设置成锥形,在锥形表面中部设置一道环形凹陷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练慧斌,未经练慧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3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腔科用多功能吸引器管接头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