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2674.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7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博浚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射面 凸起 透镜 中心区域 本实用新型 光源容置腔 出光面 弧面 出光效果 环状区域 网状结构 一体结构 打散 黄斑 反射面 灯具 眩光 反射 光源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呈一体结构,包括光源容置腔、入射面、反射面以及出光面;所述入射面位于所述光源容置腔的表面,其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所述第二入射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反射面的表面设有网状结构;所述出光面包括中心区域和包围所述中心区域的环状区域,所述中心区域的表面设有均为分布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表面为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光源发出的光至少被打散一次,彻底消除了眩光及灯具的黄斑现象,出光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透镜。
背景技术
LED因节能环保,寿命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然而,将其直接安装于灯具内部,灯具发出的光眩光严重,且会出现黄斑光等现象,基于此,有人提出在LED的出光方向上安装透镜,目前市场上的透镜均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入射面、出射面以及反射面的表面均设置有平滑的曲面或平面结构,虽然能够缓解灯具的眩光及黄斑光问题,但是仍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透镜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透明,在透镜的入射面、出射面以及反射面上均有结构化设计,消除了灯具的眩光及黄斑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明,在透镜的入射面、出射面以及反射面上均有结构化设计,消除了灯具的眩光及黄斑光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透镜,呈一体结构,包括光源容置腔、入射面、反射面以及出光面;
所述入射面位于所述光源容置腔的表面,其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所述第二入射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表面为弧面;
所述反射面的表面设有网状结构;
所述出光面包括中心区域和包围所述中心区域的环状区域,所述中心区域的表面设有均为分布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表面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光源容置腔用于容置光源,其为向所述透镜内部延伸的盲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射面位于所述光源容置腔的侧壁,呈旋转体结构,为平滑的曲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接触面为六边形,均匀连续的分布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中心区域的接触面为六边形,均匀连续的分布于所述中心区域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中心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环状区域呈旋转体结构,其为平滑曲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透镜的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卡件,用于固定所述透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光源发出的光部分从所述第一入射面进入的光线被折射至反射面上,被反射面打散的光线部分经环状区域折射出去,部分经所述中心区域折射出去。光源发出的光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入射面进入的光线被所述打散折射至所述中心区域上,经中心区域打散折射出去。此处一般光源会放置于光源容置腔,正对所述第二入射面的光线较为集中,从第二入射面进入的光线至少两次打散,经第一入射面的光线较为分散,被反射面打散后被透射出去,彻底消除了眩光及灯具的黄斑光现象,出光光形圆,发光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博浚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博浚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2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克力板拼接灯具
- 下一篇:一种对全彩LED进行混光的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