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0827.3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4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洋;李妮;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B32B27/02;B32B27/42;B32B27/08;B32B27/40;B32B27/12;B32B5/02;B32B15/20;B32B15/14;B32B15/085;B32B27/32;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冬梅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壳 罩盖 横支板 右支板 左支板 汽车发动机罩 本实用新型 螺纹孔 右侧壁 左侧壁 挡条 底端 通孔 内螺纹连接 条形散热孔 底部连接 均匀开设 散热性能 安装板 滤尘网 风机 螺杆 内嵌 支板 左端 开口 覆盖 保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包括了顶端及底端均开口的罩壳,罩壳底部连接有多个安装板,罩壳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条形散热孔,罩壳上方设有罩盖,罩盖上开设有罩盖通孔,罩壳内嵌设有横支板,横支板左端连接有左支板,横支板右端连接有右支板,在横支板、左支板和右支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支板通孔,在横支板、左支板和右支板上还均覆盖有滤尘网,在罩壳的左侧壁的下部还设有左挡条,在罩壳的右侧壁的下部还设有右挡条,在罩盖的底端还设有至少一个风机,在罩盖上还开设有多个螺纹孔,罩盖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快捷方便地进行清理维护,从而大大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为了避免发动机因碰撞而受到损伤,目前往往在发动机的顶部安装发动机罩,用于对发动机进行防护。而在汽车行驶过程,汽车发动机会快速运转,故而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对于目前的汽车发动机罩来说,限于结构和设计上的限制,其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开设于汽车发动机罩上的散热孔也极不便于进行定期的疏通清理,这样在长时间使用后,汽车发动机罩便会因灰尘堵塞等而导致其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从而大大影响了自身的使用性能,同时也给汽车发动机的安全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捷方便地进行清理维护,从而大大保证了良好散热性能的汽车发动机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包括了顶端及底端均开口的罩壳,在所述罩壳的底部还连接有多个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在所述罩壳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延伸的条形散热孔,在所述罩壳的上方还设有罩盖,在所述罩盖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罩盖通孔;
在所述罩壳内还嵌设有水平布置的横支板,在所述横支板的左端还连接有竖直向下设置的左支板,在所述横支板的右端还连接有竖直向下设置的右支板,所述左支板及右支板分别与所述罩壳的左侧壁及右侧壁紧密贴合,在所述横支板、左支板和右支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支板通孔,并且在所述横支板、左支板和右支板上还均覆盖有滤尘网,同时在所述罩壳的左侧壁的下部还设有左挡条,在所述罩壳的右侧壁的下部还设有右挡条;
在所述罩盖的底端还设有至少一个风机,并且在所述罩盖上还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同时在所述罩盖的螺纹孔内还螺纹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螺杆。
上述汽车发动机罩,其中所述罩盖通过卡扣或者紧固螺栓与所述罩壳的顶端连接。
上述汽车发动机罩,其中在所述罩盖的顶部平面还设有多个加强筋。
上述汽车发动机罩,其中在所述罩盖的顶部平面还覆盖有耐磨层。
上述汽车发动机罩,其中在所述罩盖的顶部平面还设有垫体,所述垫体依次包括了酚醛纤维层、设于所述酚醛纤维层上方的聚氨酯泡沫层、设于所述聚氨酯泡沫层上方的无纺布层以及设于所述无纺布层上方的铝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快捷方便地进行清理维护,从而大大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汽车发动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罩壳1,安装板2,罩盖3,横支板4,左支板5,右支板6,滤尘网7,左挡条8,右挡条9,风机10,螺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