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循环水式的卧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0325.0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1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昱丞高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壳体 换热器 排气管 水斗 本实用新型 卧式换热器 电加热器 物料出口 物料进口 自循环 膨胀 固定电加热器 换热方式 换热设备 壳体顶部 维修成本 维修难度 电加热 水加热 焊接 连通 体内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CNG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水式的卧式换热器,包括卧式壳体、膨胀水斗、排气管、换热器物料进口、换热器物料出口、电加热器口;所述电加热器口与所述卧式壳体焊接,用于固定电加热器,给卧式壳体内的水加热,所述膨胀水斗固定在所述卧式壳体的上部,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卧式壳体连通,换热器物料进口、换热器物料出口分别固定在所述卧式壳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的换热方式,并在壳体顶部设置膨胀水斗及排气管,既可以减少操作难度,又可以减少占地面积;易于维修,降低维修成本与维修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NG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水式的卧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CNG即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是天然气加压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压缩天然气除了可以用油田及天然气田里的天然气外,还可以人工制造生物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压缩天然气与管道天然气的组成成分相同,主要成分为甲烷(CH4)。CNG可以用来制作LNG(Liquef ied Natura l Gas,即液化天然气),目前的CNG换热装置一般采用的电加热和热水循环的加热方式,加热器壳体上部需要设置排气阀及膨胀水箱,用于壳体加水时的排气以及壳体内水升温时膨胀溢出。其中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安装操作不方便,投资费用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循环水式的卧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循环水式的卧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壳体、膨胀水斗、排气管、换热器物料进口、换热器物料出口、电加热器口;所述电加热器口与所述卧式壳体焊接,用于固定电加热器,给卧式壳体内的水加热,所述膨胀水斗固定在所述卧式壳体的上部,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卧式壳体连通,换热器物料进口、换热器物料出口分别固定在所述卧式壳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卧式壳体的上部设有换热器加水口和换热器温度计。
优选地,所述卧式壳体的下部设有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的换热方式,并在壳体顶部设置膨胀水斗及排气管,既可以减少操作难度,又可以减少占地面积;易于维修,降低维修成本与维修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循环水式的卧式换热器,包括卧式壳体1、膨胀水斗2、排气管3、换热器物料进口4、换热器物料出口5、电加热器口9;所述电加热器口与所述卧式壳体焊接,用于固定电加热器,给卧式壳体内的水加热,在燃烧器右侧有电线接口,加热器与壳体法兰连接后,接通电源,对壳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实施加热。所述膨胀水斗固定在所述卧式壳体的上部,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卧式壳体连通,壳体顶端膨胀水斗与排气管可靠连接,以便于换热器加水时排气顺畅以及换热器加热时水由于升温膨胀溢出;换热器物料进口、换热器物料出口分别固定在所述卧式壳体的两侧,在换热装置壳体内有一组换热盘管,盘管有进出两根管,分别为换热盘管的物料进出口,进出口伸到壳体外面。所述卧式壳体的上部设有换热器加水口6和换热器温度计7。用于换热器停用时加水排水使用,所述卧式壳体的下部设有排水口8。
工作原理:
壳体上的电加热器接通电源后,对壳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水温升至一定温度后,使CNG进入壳体内的换热盘管,盘管内的CNG通过盘管壁吸收热水中的热量,从而达到升温的目的,壳体上的温度计可以随时观看壳体内的水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昱丞高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昱丞高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热载体炉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生物质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