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0115.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3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舟;洪莘;张晟;刘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色 导电区 导电膜 绝缘 透光率 电气绝缘性 透明承载层 导电网格 面积比 网格线 网格 本实用新型 透光均匀性 视觉效果 均匀性 投影面 导通 断点 复数 平行 侧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导电膜,其包括透明承载层、设置于所述透明承载层一侧面的若干导电区及位于所述导电区之间并保持导电区之间电气绝缘性的绝缘配色区,所述导电区中分布有相互导通的导电网格,所述绝缘配色区中分布有具有复数断点的配色网格;在平行于所述侧面的投影面内,在单位面积内导电网格的网格线所占的面积比与配色网格的网格线所占的面积比的差值不超过5%。绝缘配色区的透光率接近导电区的透光率,提高了导电膜的透光率分布的均匀性,如此在保证导电区和绝缘配色区之间及绝缘配色区内电气绝缘性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导电膜的透光均匀性,从而有效改善导电膜外观上的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膜。
背景技术
导电膜是具有良好导电性,且在可见光波段具有高透光率的一种透明导电薄膜。目前,导电膜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光伏器件、触摸传感器和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制备导电膜的材料一般为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但是在诸如触摸屏等大多数实际应用中,导电膜的制备需要对ITO进行图形化以在基片表面形成固定的导电区域和绝缘区域。而ITO的图形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曝光、显像、蚀刻及清洗等多道工序,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相较而言,在基材的指定区域将导电材料直接配置形成图形化的网格作为导电电极,可以省去图形化的工艺过程,制备过程较为简单,且具有低污染、低成本等诸多优点。通常,导电电极的网格线由电阻率低于ITO的物理不透明材料形成。由于网格线宽度很窄,且没有网格线的区域为物理透明的区域,所以可以制造出具有较低的表面方阻并且视觉上透明的导电电极。但是,由于形成网格线的导电材料为不透明材料,所以形成有导电电极的导电区域的透光率相比没有形成导电电极的绝缘区域低。导致导电膜的透光率在整体上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导电膜的整体外观。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导电膜以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电膜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电膜,其包括透明承载层、设置于所述透明承载层一侧面的若干导电区及位于所述导电区之间并保持导电区之间电气绝缘性的绝缘配色区,所述导电区中分布有相互导通的导电网格,所述绝缘配色区中分布有具有复数断点的配色网格;在平行于所述侧面的投影面内,在单位面积内导电网格的网格线所占的面积比与配色网格的网格线所占的面积比的差值不超过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网格的网格线线宽大于所述配色网格的网格线线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区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导电网格,所述绝缘配色区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所述配色网格,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网格的网格单元与所述配色网格的网格单元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色网格的平均网格密度小于所述导电网格的平均网格密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网格与所述配色网格之间设有使所述导电网格和配色网格绝缘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色网格的网格单元为正方形、六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的随机网格,每根所述配色网格的网格线上设置有所述断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网格的网格单元为正方形、六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的随机网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区和所述绝缘配色区覆盖有透明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