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浸法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9717.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8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那平;刘文义;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重金属污染 浸剂 钻孔 本实用新型 土壤重金属 离心泵 迁移 二氧化碳流量计 二氧化碳气源 活性炭吸附塔 土壤中重金属 过滤器 离子交换塔 无二次污染 循环再利用 氧气流量计 高效处理 活性增加 氧气气化 液态氧气 地浸法 集控室 集液池 配液池 潜水泵 重金属 抽液 地浸 井场 贮罐 注液 土壤 | ||
1.一种地浸法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配液池(1),第一离心泵(2),井场集控室(3),二氧化碳气源(4),二氧化碳流量计(6),液态氧气贮罐(7),氧气气化器(8),氧气流量计(9),注液钻孔(10),抽液钻孔(11),潜水泵(12),集液池(13),过滤器(14),离子交换塔(15),第二离心泵(16)活性炭吸附塔(18);其中所述配液池(1)的出口采用管道连接至第一离心泵(2)的进口,所述第一离心泵(2)的出口连接注液总管进入所述井场集控室(3)并分成与所述注液孔数量相同的注液钻孔支管,所述注液钻孔支管连接所述注液钻孔(10),所述潜水泵(12)设置在所述抽液钻孔(11)的底部,该潜水泵(1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集液池(13)的入口,所述集液池(13)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离心泵(16)的入口,第二离心泵(16)的出口与所述过滤器(14)的入口管道相连,所属过滤器(14)的出口与所述离子交换塔(15)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离子交换塔(15)的出口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8)入口管道相连,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8)与所述配液池(1)的入口管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所述注液钻孔支管上设置流量显示及调节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钻孔和注液钻孔内部设置UPVC材质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过滤过程采用不少于两级不同过滤精度的过滤器串联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塔串联形式连接,所述离子交换塔数量不小于3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钻孔和所述抽液钻孔排布形式可以为四点式、五点式、七点式和/或行列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钻孔和所述抽液钻孔的数量比为1:1~3,所述抽液钻孔与注液钻孔之间的距离为10~20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钻孔和注液钻孔的深度为30cm-10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塔中装填颗粒状离子交换树脂,装填高度为离子交换塔直筒段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所述活性炭吸附塔中装填活性炭颗粒装填高度为活性炭吸附塔直筒段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需要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的区域边界设置观测井(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97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土壤修复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药剂注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