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印电路板高密度盲孔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9518.4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镭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G01B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电动伸缩杆 托板 本实用新型 底板顶端 盲孔检测 条形开槽 滑块 托条 底板 距离传感器 显示屏显示 移动电路板 支撑板底端 安装固定 传动连接 弹性卡圈 方便操作 方便检测 滑动连接 深度检测 固定筒 伸缩杆 输出端 盲孔 显示屏 观察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印电路板高密度盲孔检测设备,包括底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和固定筒,底板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槽,条形开槽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端固定设有托板,托板的两侧均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有托条,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四个显示屏。本实用新型托板、托条与弹性卡圈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对电路板进行安装固定;第一电动伸缩杆与托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利用电动逐渐移动电路板,方便检测;第一支撑板底端滑动连接的三个距离传感器,可以依次对电路板上的盲孔进行深度检测,具体数据会在显示屏显示出来,方便操作者观察、记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为一种制印电路板高密度盲孔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HDI、BGA、FPC、芯片通孔等激光加工工艺中,由于激光镭射能量烧孔会存在较多的残留物会滞留到电路板上,微尘物较小,肉眼等检测方法存在盲检。而目前部分电路板生产的厂家还是采用人工用放大镜或投影仪查看的办法对盲孔进行检侧,由于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眼睛容易产生疲劳,漏验率很高,而传统的检测装置仅能对盲孔的一种性能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检测准确率不高,且检测出的盲孔数据难以直观的观看和记录,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制印电路板高密度盲孔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检测设备检测准确率低、检测范围局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印电路板高密度盲孔检测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印电路板高密度盲孔检测设备,包括底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和固定筒,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槽,所述条形开槽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两侧均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有托条,所述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四个显示屏,所述底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壁套设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顶部的一侧通过一对第二伸缩杆连接有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依次滑动连接有三个距离传感器,所述活动筒顶部的另一侧通过一对第三伸缩杆连接有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孔径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上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显示屏开关和孔径检测仪开关,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开关和孔径检测仪通过孔径检测仪开关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托条的一侧固定设有一对弹性卡圈。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筒的两侧和固定筒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位置相对的所述限位孔内部贯穿设有限位杆。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和孔径检测仪分别与四个显示屏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条形开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的顶端设有防滑纹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制印电路板高密度盲孔检测设备,托板、托条与弹性卡圈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对电路板进行安装固定;第一电动伸缩杆与托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利用电动逐渐移动电路板,方便检测;第一支撑板底端滑动连接的三个距离传感器,可以依次对电路板上的盲孔进行深度检测,具体数据会在显示屏显示出来,方便操作者观察、记录,测试更加准确;第二支撑板底端滑动连接的孔径检测仪可以对盲孔的尺寸进行检测,具体数据在显示屏中显示,便于观察和记录,此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对盲孔的深度和尺寸进行检测,记录方便、检测准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镭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镭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9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