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脑血管可转变性多功能内支架装载回收与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8934.2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4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韩新巍;马骥;李腾飞;水少锋;郭栋;闫磊;袁慧锋;任克伟;张化彪;田立剑;崔晨旭;陈璐璐;孙奇勋;王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A61F2/966;A61F2/91;A61F2/90 |
代理公司: | 44258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前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体 收放爪 网状结构 内支架 编织网 收放杆 外套管 中套管 释放 置入 本实用新型 卷起状态 释放装置 依次连接 周向分布 回收 脑血管 转变性 抵顶 可用 收放 装载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血管可转变性多功能内支架装载回收与释放装置。包括:收放杆、中套管、外套管、收放爪、标记体、第一取栓网、编织网、第二取栓网;收放爪、标记体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收放爪周向分布连接在收放杆上,多个标记体对应安装在多个收放爪上,第一取栓网、编织网、第二取栓网依次连接,第一取栓网的多个收放端与多个标记体对应连接;收放爪被压缩时分别抵顶中套管、外套管。网状结构被推出后,整个网状结构为管状卷起状态便于进行取栓,网状结构也可用作置入型的内支架用,能够一物二用。不完全释放标记体时,该装置可以当做取栓内支架回收使用,在完全释放标记体后,释放出的网状结构作为置入型内支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脑血管可转变性多功能内支架装载回收与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率持续增加,随之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也在快速上升。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严重致残率均居第一位。近年来,随着非创伤性脑血管成像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未破裂性脑动脉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在脑动脉瘤未破裂前预防性栓塞治疗的比重越来越高,多数脑动脉瘤栓塞需要内支架辅助下进行。介入治疗的内支架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栓塞、脑动脉血栓、脑动脉严重狭窄、脑动脉瘤等,逐渐成为脑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采用颅内支架(以便)取出脑血管血栓、解除脑血管狭窄、辅助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等技术日趋成熟。
目前用于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颅内内支架,或只能用于取出颅内血管血栓,或只能用于辅助脑动脉瘤栓塞,或只能适用于解除脑血管狭窄,存在以下缺陷:①内支架单一功能,多依赖进口,费用高昂。②单一功能的内支架迫使医院的介入手术室,需要备存较多的不同功能、价格、规格的内支架器械,浪费人力财力。③需要多个内支架时,需要操作医生较长的学习周期掌握不同的支架操作,不利于技术的快速推广普及。④在既要可回收以取出血栓,又要永久置入以解除血管狭窄发挥多种治疗作用时,需要使用多个内支架,导致医疗费用加倍增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取出血栓又可以作为手术用内支架使用的脑血管可转变性多功能内支架装载回收与释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脑血管可转变性多功能内支架装载回收与释放装置,包括:收放杆、中套管、外套管、收放爪、标记体、第一取栓网、编织网、第二取栓网;收放爪、标记体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收放爪周向分布连接在收放杆上,收放杆活动安装在中套管内,多个标记体对应安装在多个收放爪上,中套管活动安装在外套管内,第一取栓网、编织网、第二取栓网依次连接,第一取栓网的多个收放端与多个标记体对应连接;收放爪被压缩时分别抵顶中套管、外套管。
进一步地,第一取栓网、第二取栓网均为取栓丝网,取栓丝网由激光雕刻而成,第一取栓网、编织网、第二取栓网依次通过点焊连接。
进一步地,中套管的端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多个收放爪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槽,收放爪被压缩时抵顶中套管的第一导槽。
进一步地,中套管的端部内壁上设置有锥形面,收放爪被压缩时抵顶中套管的锥形面。
进一步地,外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多个收放爪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槽,收放爪被压缩时抵顶外套管的第二导槽。
进一步地,中套管上设置有滑键,中套管通过滑键与第二导槽配合活动安装在外套管内。
进一步地,收放爪上设置有标记体贴合弧面,标记体安装在标记体贴合弧面上,标记体为用于造影标记的标记球,收放爪被压缩时,多个标记球的球心形成圆形且相邻两个标记球之间平面接触。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连接在收放杆、中套管之间用于对收放杆进行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8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