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鼠尾部实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2530.2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5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凤;付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99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管 小鼠 实验操作 实验设备 小鼠尾部 盖子 技术方案要点 实验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让位孔 钻入 背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让小鼠钻入并且对小鼠进行控制的控制管、设置在控制管一侧与控制管可拆卸连接的盖子以及开设在盖子背离控制管一侧的让位孔,达到了小鼠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挣扎时不会影响实验操作,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小鼠尾部实验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实验室当中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一般都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需要从小鼠的尾部上进行实验操作,通常实验操作的时候都是人用手握持住小鼠然后对小鼠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在对小鼠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小鼠感受到疼痛往往会在人手中进行挣扎,导致实验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能够使小鼠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挣扎时不会影响实验操作,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包括让小鼠钻入并且对小鼠进行控制的控制管、设置在控制管一侧与控制管可拆卸连接的盖子以及开设在盖子背离控制管一侧的让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子从控制管上取下,然后将小鼠送入到控制管当中并且小鼠的头部背离盖子一侧;将小鼠的尾部穿过让位孔并且将盖子安装在控制管上,然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小鼠在感受到疼痛之后只能够在控制管中挣扎,但是控制管限制了小鼠的动作,使得小鼠的挣扎不会影响到实验操作过程,从而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孔外周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盖子上的防止小鼠尾部受伤的由橡胶制成的防护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环能够防止小鼠的尾部在穿过让位孔的过程当中受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子背离控制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让位孔同轴的呈半圆筒状设置的定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板能够将小鼠的尾部放置在定位板上,从而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管背离盖子的一端开设有防止小鼠在控制管内闷死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气孔能够防止小鼠在控制管内被闷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管背离盖子的一端设置有呈圆台状的管头,管头直径较小一端为管头背离盖子一端,并且透气孔位于管头背离盖子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管的管头设置为圆台状能够防止小鼠通过透气孔将控制管咬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管外周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纹能够防止在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时控制管从手中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子外周上设置有若干长度方向与盖子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凸起能够防止将盖子安装在控制管上时人手与盖子发生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子螺纹连接在控制管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管和带有让位孔的盖子,使得小鼠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挣扎时不会影响实验操作,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半圆筒状的固定板,更加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2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牲畜修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育雏期麻黄鸡的疫苗雾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