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收集丰年虫幼体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1475.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0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其彬;马振华;于刚;胡静;杨蕊;陈旭;周胜杰;温为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头 丰年虫幼体 辅助装置 直管 本实用新型 导流机构 幼虫 孵化桶 冲力 可拆卸连接 可拆卸设置 可旋转连接 操作要求 阀门开关 高低位置 连接直管 水位变化 一端连接 有效减少 出水口 排水孔 虫壳 清洗 污水 排放 受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丰年虫幼体的辅助装置,其包括与孵化桶底部排水孔连接的第一直管,与所述第一直管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弯头,与所述第一弯头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第二直管通过阀门开关与第三直管连接构成,第二直管另一端与第一弯头连接;还包括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通过第二弯头与调节机构可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收集丰年虫幼体的辅助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水流的冲力,减少幼体的受伤率,提高幼体的利用率,有利于幼虫与虫壳的分离,所有连接直管和弯头均为可拆卸设置,便于使用后清洗及污水的排放,可以调节出水口的相对高低位置,满足孵化桶水位变化时,进行幼虫分离的操作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集丰年虫幼体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丰年虫,它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且耐高盐的小型甲壳类动物。丰年虫无节幼体具有大量的卵,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其中蛋白质约含60%、脂肪约含20%,它的成体所含营养成份也很高,因此,丰年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饵料,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当前世界上85%以上的水产养殖动物的育苗均以丰年虫作为饵料来源,但是在丰年虫幼体收集的过程中,由于原有孵化桶的设计,其收集孔朝下,离地面距离约30cm左右,操作时,操作人员手要向内伸进,把开关阀门打开,用收集网捞收集,这时操作人要一边拿着收集捞网,一边要控制水流,整个操作过程,操作人一直要提着网捞,非常不方便;如果不注意,就会将水排干,收集到大量的虫壳,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收集过程水流过大、冲击力过强,造成幼体的受伤及死亡,降低了幼体的利用率,且容易收集到虫壳,造成幼体和壳分离不干净,幼体带有许多卵壳,在投喂时会造成水质的污染、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可见现有技术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能有效分离幼体与壳,提高幼体利用率的丰年虫幼体辅助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收集丰年虫幼体的辅助装置,可减少水流冲力和减轻操作人员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收集丰年虫幼体的辅助装置,其包括:与孵化桶底部排水孔连接的第一直管,与所述第一直管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弯头,与所述第一弯头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第二直管通过阀门开关与第三直管连接构成,第二直管另一端与第一弯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收集丰年虫幼体的辅助装置,还包括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通过第二弯头与调节机构可旋转连接。可以通过旋转第二弯头,带动整个导流机构以调节机构为轴旋转,根据孵化桶水位的高低上下摆动,调整出水口相对于调节机构的相对高度位置,以满足孵化桶不同高低水位下进行操作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弯头连接的第四直管,通过第三弯头与第四直管另一端连接并水平设置的第五直管,与第五直管另一端连接的第四弯头。
所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第三直管、第四直管和第五直管均是PVC直管。
所述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三弯头和第四弯头均是90°PVC弯头。
第一直管通过第一弯头与调节机构连接后,形成一个“L”型结构;调节机构通过第二弯头与第四直管连接后,形成一个“┘”形结构;使得所有直管与弯头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Z”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管的长度为5-10cm,其管径大小和孵化桶的收集孔径一致。
所述调节机构的长度根据丰年虫孵化桶底部的半径确定,比丰年虫孵化桶底部半径长15cm。
所述第二直管长度为30cm,以方便操作人对阀门的使用。
所述第四直管长度为40-50cm,比孵化桶底高10-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1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遥控推进式渔网捕捞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刺入鱼嘴的卡鱼装置的弹簧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