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7139.3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2 | 分类号: | A61G7/012;A61G7/07;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邢若兰;高之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俯卧位 视网膜脱离 护理装置 术后 活动杆 齿轮 转动 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高度可调节 背面固定 反作用力 控制面板 面板顶部 内部固定 伺服电机 稳定弹簧 医学护理 槽啮合 塑料板 缓冲 吊杆 通口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护理装置,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面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吊杆,所述第一面板上开设有面部通口,所述第一面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枕,所述U形枕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塑料板。该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护理装置,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了齿轮的转动,齿轮的卡齿与活动杆上的卡槽啮合,通过反作用力实现了活动杆的上升和下降,再通过稳定弹簧的弹性,起到一个支撑和缓冲的作用,达到了装置高度可调节的目的,适用于各种身长不同的患者,增加患者在俯卧位时的舒适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导致眼部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
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做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需要俯卧位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且每天需要俯卧位至少10个小时来进行眼部的恢复,由于俯卧位的时间长,患者需要借助俯卧位护理装置来进行长时间的俯卧,目前市场上的俯卧位护理装置种类有很多,但是存在着装置无法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长来调节高度的问题,由于无法调节合适的高度,对患者来说,每天需要进行长达至少10个小时的俯卧位无疑是一种痛苦,不方便患者的使用,且使用的舒适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护理装置,具备高度可调节等优点,解决了由于无法调节合适的高度,对患者来说,每天需要进行长达至少10个小时的俯卧位无疑是一种痛苦,不方便患者的使用,且使用的舒适感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度可调节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护理装置,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面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吊杆,所述第一面板上开设有面部通口,所述第一面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枕,所述U形枕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塑料板,所述塑料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U形枕外部的拉杆,所述拉杆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一扭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U形枕顶部的限位块,所述第一面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杆的内部且与稳定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弹簧的底部与支撑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相对一侧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杆的内部且与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开设有与齿轮的卡齿相适配的卡槽,所述齿轮的卡齿与卡槽啮合,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扭力弹簧,所述第二扭力弹簧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面板,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且位于通槽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插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圆筒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圆筒底部的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轴承的内部且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底部与第二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上开设有置盆通口,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活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是中空的,且支撑杆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支撑杆通过U形杆与万向轮连接,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拉杆以第一面板的中垂线呈对称等距分布,所述拉杆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组,一组限位块的数量为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7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