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接缝连接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6065.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3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余立群;唐磊;杨圣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立群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缝 本实用新型 桥梁接缝 连接构件 连接段 混凝土 上部结构 回形针 接缝处 旧桥 可用 老桥 小箱 裂缝 修补 钢筋 施加 拆除 维修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接缝连接构件,主要包括接缝、T梁翼板连接段、原T梁。本实用新型是在凿除原接缝处混凝土和与接缝相连的T梁翼板内部分混凝土后,施加钢筋贯穿于整个接缝和T梁翼板连接段,形成“回形针”状,连接左右相邻T梁为整体。本实用新型在不对老桥进行拆除的情况下,只需对损坏的接缝进行更换,可用于紧急处置条件下修补桥梁接缝的裂缝,广泛运用于上部结构以T梁、小箱梁为主的旧桥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旧桥接缝(湿接缝)处的混凝土破碎时进行修补的连接构件,尤其是适用于 T梁接缝处损坏的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接缝,原义是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设置的一条构造缝,在桥梁上部结构中,T梁与T梁之间、或小箱梁与小箱梁之间,常用接缝进行横向连接,故常常设置n片梁(含T梁、小箱梁),就有n-1道接缝。在国省道通行的桥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标准跨径的T梁、小箱梁、空心板的梁桥,这些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重载车驾驶司机为经济考虑不进入高速行驶,转而驶入国省道,给这些老旧桥梁的负荷带来沉重的考验,在明显的病害中,上部梁板结构中的湿接缝是典型的薄弱环节,湿接缝是连接相邻两片梁横向联系的关键构造物,由于本身施工过程中接缝拼装不齐、缝宽参差不齐(T梁接缝最窄处仅为10厘米,最宽处达到20厘米以上)等因素,故显得接缝的抗压、抗剪强度很低,相邻两片梁的热胀冷缩极易弱化接缝的混凝土强度;再加上大型车辆特别是重载车作用于湿接缝处易导致湿接缝下部混凝土受拉破坏,强度下降,最终导致湿接缝处砼破碎、露筋,出现空洞,不能继续工作,进而影响整个桥梁的使用。目前,大多以T梁为主的桥梁上部结构中,均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些旧桥一旦出现较明显的病害,往往是拆除重建或更换整个上部结构,在整体更换上部结构中,即更换T梁(包括T梁翼板、T梁梁肋、T梁横隔板)、桥面系 (包括桥梁铺装、桥面连续、防撞设施、排水管、桥头搭板),对于更换整个上部结构,还需要验算下部结构墩台是否能够承受更换后上部结构的荷载,如不能承受,则需整做桥梁拆除重建,这样既不科学、不经济,且耗费时间;而原址拆除整座桥梁,即拆除、重建完成以后才能恢复交通,且在拆除重建过程中,为了维护临时交通需要搭建临时便桥,这样显得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T梁接缝处易损坏、丧失工作性能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缝连接构件,该构件不仅能在不对桥梁进行拆除重建或更换整个上部梁板结构的情况下修补加强湿接缝,使得左右两片梁更好的紧密结合,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特别是需要紧急处置的条件下恢复桥梁的正常运营,延长桥梁的工作年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接缝连接构件,主要包括接缝、T梁翼板连接段、T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横向刚接左右相邻T梁翼板连接段;所述T梁翼板连接段与接缝和原T梁进行横向刚接;所述接缝内含有顺桥向钢筋和横桥向钢筋;所述T梁翼板连接段内含有顺桥向钢筋、横桥向钢筋、拉结筋;所述横桥向钢筋对称贯穿于接缝和左、右T梁翼板连接段,形成“回形针”状;所述顺桥向钢筋沿桥跨方向布置,方向垂直于横桥向钢筋;所述T梁翼板连接段内设有拉结筋,所述拉结筋将顺桥向钢筋固定;所述接缝和T梁翼板连接段的底部保持水平状态。
进一步,在所述“回形针”状的钢筋分别植入左右两片梁中,左右植入钢筋相互错开。
进一步,所述“回形针”状的钢筋与翼板内原T梁钢筋具有的搭接段长度为260毫米至300毫米。
进一步,在所述“回形针”状的钢筋的端头呈弯钩状,所述端头垂直固定顺桥向钢筋。
进一步,在所述“回形针”状的钢筋应按顺桥向布置,间距为150毫米至200毫米。
进一步,所述顺桥向钢筋分布在接缝、T梁翼板连接段的顶面及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立群,未经余立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60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