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体静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5657.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易安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 代理人: | 赵英杰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体 电气控制系统 压力控制系统 液压检测系统 静压检测装置 水套 水槽 泵体 量管 气瓶 检测 控制系统集成 本实用新型 残余变形量 使用者操作 承受压力 过程安全 检测结果 全变形量 控制柜 评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体静压检测装置,瓶体静压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柜、电气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以及液压检测系统;其中,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均设置在控制柜上,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分别与液压检测系统相连接;液压检测系统包括水套、泵体、量管以及水槽,待检测的气瓶可放置在水套内,泵体与气瓶相连接,量管设置在控制柜上,并与瓶体相连接,水套与水槽相连接。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检测系统对瓶体的容积残余变形量以及全变形量进行检测,利用两者的比值作为表征瓶体所能承受压力的评定指标,检测过程安全有效,检测结果精确,同时控制系统集成在同一控制柜上,方便使用者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瓶体静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飞机上配备的氧气瓶、灭火瓶以及氮气瓶等压力容器的压力测试设备无相关研究,使得以上压力容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爆炸破裂等问题出现,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瓶体静压检测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体静压检测装置,瓶体静压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柜、电气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以及液压检测系统;其中,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均设置在控制柜上,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分别与液压检测系统相连接;液压检测系统包括水套、泵体、量管以及水槽,其中,待检测的气瓶可放置在水套内,泵体与气瓶相连接,量管设置在控制柜上,并与瓶体相连接,水套与水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体静压检测装置,通过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检测系统精准地检测瓶体能够承受的压力,以保证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瓶体静压检测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将待测试的瓶体置于水套内,通过控制柜上的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启动并控制液压检测系统,此时,水槽与外界的水源相连通,向此瓶体注水,采用泵体为对待测试的瓶体进行增压,达到设定压力后进入保压状态,对待测试的瓶体进行耐压试验,瓶体在试验压力下体形膨胀,把水套内的一部分水挤压到量管中,这部分水量就是瓶体的容积变形量,通过对量管体积的读数,瓶体卸压后,弹性变形消失,于是量管中的水又返回至水套内,但量杯中剩下的水量仍比在瓶体加压前要多,这多出来的水量是瓶体的容积残余变形量,容积残余变形量与全变形量的比值就是气瓶的容积残余变形率,以此来作为表征瓶体所能承受压力的评定指标。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瓶体静压检测装置工作检测过程安全有效,且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同时控制系统集成在同一控制柜上,方便使用者操作,并且减小了占用的空间,且检测过程更加智能化。其中,可选地,液压检测系统可设置在控制柜的外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控制柜的内部或者其上,不仅限于此。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柜包括控制面板,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均设置在控制面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柜包括控制面板,其中,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控制系统均设置在控制面板上,便于使用者操作以及监测检测过程,同时便于检修,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水压力控制阀门、压力调节阀、水套开关、气源关断阀、增压关断阀、释压阀、气源接口以及水压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水压力控制阀门、压力调节阀、水套开关、气源关断阀、增压关断阀、释压阀、气源接口以及水压接口,其中,可选地,释压阀以及增压关断阀的数量均可为多个,控制整个液压检测回路中的压力,具体地,泵体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释压阀,水套上设置有多个释压阀,泵体与瓶体相连接的管路中设置有增压关断阀。气源接口提供了向泵体提供气体的进口;水套开关控制水套进出水口的打开以及关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易安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易安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5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由器连接线性能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焊管破环形性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