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铣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3925.6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6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志;刘茂林;张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志 |
主分类号: | E21B31/16 | 分类号: | E21B31/16;E21B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6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杆 打捞工具 转动接头 上接头 套铣管 滑杆 焊接 打捞 本实用新型 打捞装置 事故处理 扶正器 弧形槽 球形槽 套铣鞋 球体 套铣 下端 螺纹套接 前端设置 一端设置 铰接体 滑动 尖齿 铰接 落物 成功率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的套铣打捞装置,包括打捞工具,转动接头,钻杆和扶正器;所述打捞工具通过转动接头与所述钻杆铰接,所述扶正器安装在所述钻杆上;所述打捞工具包括上接头,套铣管,套铣鞋和尖齿;所述套铣鞋焊接在打捞扣下端,所述打捞扣焊接在套铣管下端,套铣管和上接头加工成一体或焊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接头的一端与所述上接头螺纹套接,另一端设置有滑杆,滑杆的前端设置有球体,所述滑杆和球体分别位于钻杆上的半球铰接体的弧形槽和球形槽内部,并能够沿着弧形槽和球形槽滑动。本实用新型提高事故处理效率,降低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能够有效提高打捞落物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套铣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水平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工具、操作使用等因素,油水井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油管或井下工具被卡,如砂卡、蜡卡、水垢卡等;油层套管损坏变形造成的油管或井下工具被卡,如套管变形卡等;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卡钻,如井下落物卡、水泥卡、化学防砂卡、堵水剂固化卡、修井工具卡等;井下下入了设计不当或工具质量差的井下工具造成的卡钻, 如封隔器不能解封造成的卡钻等。如何提高落物打捞成功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套铣打捞装置,可以提高事故处理效率,降低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能够有效提高打捞落物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套铣打捞装置,包括打捞工具,转动接头,钻杆和扶正器;所述打捞工具通过转动接头与所述钻杆铰接,所述扶正器安装在所述钻杆上;所述打捞工具包括上接头,套铣管,套铣鞋和尖齿;所述套铣鞋焊接在打捞扣下端,所述打捞扣焊接在套铣管下端,套铣管和上接头加工成一体或焊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接头的一端与所述上接头螺纹套接,另一端设置有滑杆,滑杆的前端设置有球体,所述滑杆和球体分别位于钻杆上的半球铰接体的弧形槽和球形槽内部,并能够沿着弧形槽和球形槽滑动。
通过转动接头能够调整打捞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扶正器包括第一固定套,弹簧,滑动套,第二固定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扶正轮;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分别固定于钻杆上,并位于滑动套的两侧;所述滑动套滑动设置在钻杆上;多个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动套上,并环绕设置所述滑动套上;多个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套上,并环绕设置在第二固定套上;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所述扶正轮上;所述第一固定套与滑动套之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套的外周上沿着钻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滑槽,并与钻杆上的销钉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套一端固定在所述钻杆的一端部,所述半球铰接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另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套铣打捞装置,可以提高事故处理效率,降低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能够有效提高打捞落物的成功率。
打捞扣具有内腔,且成喇叭口状,上端内径小,下端内径大,管状落物本体可通过上端内径小部分进入套铣管内,但落物下端加厚部位通不过,打捞扣可实现落物下部造扣打捞。即使落物锈蚀断裂,也不会掉落,提高了打捞成功率。
落物可通过套铣鞋进行定位扶正,将落物引入到打捞扣内,提高了打捞效率。
套铣鞋的下端面设有用于钻进的尖齿,如果井内管状落物外部被堵剂、水泥、结盐、结垢等固卡,尖齿可对其进行磨铣钻进,使落物下部加厚部分顺利进入打捞扣内腔,实现造扣打捞。
套铣管的侧壁设有通孔,能够防止造扣打捞时因修井液循环不畅造成憋泵,同时起到套铣鞋降温和循环清洗井筒环空的作用,提高打捞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志,未经王伟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3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