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内河淤泥处理的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3479.9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5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君锋;林霆;林国新;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卫道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26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滚筒 卧式箱体 抽吸 内河 一体化装置 脱水压榨 淤泥处理 淤泥 出料斗 进料斗 封盖 应用 本实用新型 一体化作业 出水网孔 间隔设置 螺旋叶片 驱动机构 驱动旋转 污泥抽吸 污水出口 压榨机构 一端设置 转动连接 压榨 侧壁 穿出 排出 伸入 脱水 穿过 输出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内河淤泥处理的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卧式箱体,所述卧式箱体内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卧式滚筒,所述卧式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封盖,卧式滚筒内设置有用于使淤泥向另一端输出的螺旋叶片,卧式滚筒的圆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出水网孔,所述卧式箱体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穿过封盖伸入卧式滚筒内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污泥抽吸机构相连接,所述卧式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污水排出的污水出口,卧式箱体的内还设置有与卧式滚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由卧式箱体的另一端穿出并与淤泥压榨机构相连接。该应用内河淤泥处理的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装置,结构紧凑,方便用于内河淤泥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内河淤泥处理的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内河中长年累积的淤泥会造成蓄水能力的降低及水流速度的减慢。而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通过设备将内河中的淤泥挖掘上来,而挖掘上来的污泥中的污水及污泥会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也有部分将淤泥进行甩干,但是甩干后的淤泥并不利于后续运输等处理。为此,需要一种应用内河淤泥处理的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内河淤泥处理的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装置,方便用于内河淤泥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应用内河淤泥处理的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卧式箱体,所述卧式箱体内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卧式滚筒,所述卧式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封盖,卧式滚筒内设置有用于使淤泥向另一端输出的螺旋叶片,卧式滚筒的圆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出水网孔,所述卧式箱体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穿过封盖伸入卧式滚筒内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污泥抽吸机构相连接,所述卧式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污水排出的污水出口,卧式箱体的内还设置有与卧式滚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由卧式箱体的另一端穿出并与淤泥压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抽吸机构包括用于伸入内河中的抽吸管,所述抽吸管伸入内河中的端部设置有抽吸罩,抽吸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输出端经污泥管道与进料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卧式箱体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下部穿入卧式箱体内并与设置于卧式滚筒圆周面上的从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箱体内位于卧式滚筒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卧式滚筒下部相抵接的辅助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斗的底部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卧式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集水凹部,所述污水出口设置于集水凹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压榨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矩形集泥槽,所述矩形集泥槽的侧壁设置有出水孔,矩形集泥槽内铺设有滤布,位于矩形集泥槽的上侧还设置有由升降气缸驱动用于压榨淤泥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位于矩形集泥槽的下侧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污水的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应用内河淤泥处理的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装置,结构紧凑,方便用于内河淤泥抽吸、脱水、压榨一体化作业;同时便于淤泥压榨成块,有利于后续的运输,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淤泥压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卫道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卫道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3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