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伤手术用脓液吸取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2166.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耘川;张万福;官浩;胡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伤 手术 用脓液 吸取 手术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烧伤手术用脓液吸取手术刀,包括底板、电机、曲杆、腰形环、推杆、活塞、吸气筒、导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存储罐、连接管、手术刀,该烧伤手术用脓液吸取手术刀,结构巧妙,功能强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通过电动往复吸取机构的设计,有效避免了传统采用人工手动对患者烧伤部位进行脓液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从而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其劳动强度,且通过易于观察脓液吸取情况的机构设计,方便医护人员对脓液吸取过程进行查看,有效避免了过吸取对患者血液与组织造成的伤害,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烧伤手术用脓液吸取手术刀。
背景技术
当医生为烧伤患者进行手术时,患者的烧伤部位常常伴有脓液流出,一方面造成烧伤部位容易感染,另一方面遮挡手术视线,不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操作,传统的清理方式是医护人员通过用棉球对伤口的脓液进行擦拭清理,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此外,市场上虽有一些脓液吸取功能的装置,但由于结构过于简单,缺少相应观察机构来指导医务人员目视脓液吸取情况,容易发生过吸取,对患者创口组织或血液造成伤害,最终给手术操作带来隐患,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烧伤手术用脓液吸取手术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烧伤手术用脓液吸取手术刀,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脓液清理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烧伤手术用脓液吸取手术刀,包括底板、电机、曲杆、腰形环、推杆、活塞、吸气筒、导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存储罐、连接管、手术刀,所述的电机位于底板顶部右侧,所述的电机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曲杆位于电机前端,所述的曲杆与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腰形环贯穿于曲杆左侧外壁,所述的腰形环与曲杆活动相连,所述的推杆位于腰形环左侧中端,所述的推杆与腰形环一体相连,所述的活塞位于推杆左侧,所述的活塞与推杆紧配相连,所述的吸气筒位于底板左侧顶部,所述的吸气筒与底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吸气筒分别与活塞和推杆滑动相连,所述的导管贯穿吸气筒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导管与吸气筒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位于导管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导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位于导管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导管胶水相连,所述的存储罐位于导管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存储罐与导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存储罐内部顶端右侧,所述的连接管与存储罐胶水相连,所述的手术刀位于连接管末端端口处,所述的手术刀与连接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术刀上端右侧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手术刀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开关与电机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术刀下端还设有观察孔,所述的观察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手术刀内部还设有导流孔,所述的导流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观察孔右侧还设有观察板,所述的观察板与手术刀胶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2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