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2015.6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群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红磨坊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2;B32B9/02;B32B9/04;B32B7/10;D04B21/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层 细毛 固定线 经编面料 本实用新型 编制 缝合 胶接 缠绕 贯穿 延伸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包括第一纺织层,第一纺织层为棉纶编制,第一纺织层的一面设有第二纺织层,第二纺织层为棉纶编制,第一纺织层与第二纺织层胶接在一起,第二纺织层内部设有若干个固定线,固定线均缝合在第二纺织层的内部,固定线的外侧均设有细毛圈,细毛圈均缠绕在固定线的外侧,细毛圈的一端均贯穿第二纺织层延伸至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速度块,成品档次高,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
背景技术
经编面料是一种纺织工艺,现代社会,人们为了提高经编面料的档次和穿戴舒适性,开发出了带有细毛圈组织的经编面料,但这些经编面料往往织造难度大,成品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包括第一纺织层,所述第一纺织层为棉纶编制,所述第一纺织层的一面设有第二纺织层,所述第二纺织层为棉纶编制,所述第一纺织层与所述第二纺织层胶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纺织层内部设有若干个固定线,所述固定线均缝合在所述第二纺织层的内部,所述固定线的外侧均设有细毛圈,所述细毛圈均缠绕在所述固定线的外侧,所述细毛圈的一端均贯穿所述第二纺织层延伸至外侧。
优选的,所述细毛圈均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细毛圈缠绕在所述固定线的一端均缝合在所述第二纺织层内。
优选的,所述细毛圈均为多条棉纶缠绕交织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织造便捷,织造成品的效率高,成品档次高,穿戴舒适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纺织层1、第二纺织层2、固定线3、细毛圈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细毛圈组织经编面料,包括第一纺织层1,第一纺织层1 为棉纶编制,第一纺织层1的一面设有第二纺织层2,第二纺织层2为棉纶编制,第一纺织层1与第二纺织层2胶接在一起,第二纺织层2内部设有若干个固定线3,固定线3均缝合在第二纺织层2的内部,第一纺织层1用于加固第二纺织层2,固定线3用于固定细毛圈4.
固定线3的外侧均设有细毛圈4,细毛圈4均为圆形,细毛圈4均为多条棉纶缠绕交织组成,细毛圈4均缠绕在固定线3的外侧,细毛圈4的一端均贯穿第二纺织层2延伸至外侧,细毛圈4缠绕在固定线3的一端均缝合在第二纺织层2内,细毛圈4用于增加经编面料的档次,提高穿戴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磨坊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磨坊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2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的EVA汽车内饰垫
- 下一篇:一种低透明度PET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