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田病虫害虫体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1209.4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川;牛立元;郑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设置 太阳能板 本实用新型 农田病虫害 活动设置 计数装置 储虫盒 泡沫板 虫孔 虫体 壳体 上盖 树皮 计数器 蓄电池 壳体内腔壁 壳体外表面 工作时长 壳体顶部 壳体内腔 上盖表面 上盖内腔 害虫体 红外线 害虫 充电 水稻 水面 电网 农田 贯穿 融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病虫害虫体计数装置,包括壳体、上盖和储虫盒,所述上盖活动设置在壳体顶部,所述储虫盒活动设置在壳体内腔,所述上盖表面固定设置有电网,所述上盖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表面中间固定设置有入虫孔,且入虫孔贯穿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可有效增加工作时长,同时通过红外线对射和计数器结合对害虫进行计数,且壳体内腔壁一侧固定设置有泡沫板,通过泡沫板可使壳体浮在水面上,可使本装置在水稻田里进行使用,同时壳体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仿生树皮,通过仿生树皮使本装置融入农田的环境中,可有效增加害虫体计数的准确性,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农田病虫害虫体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田间作物病虫害的预测与保护关键在于有效地对害虫进行预测。但是,由于田间害虫分布的不均匀,尤其是飞行类的昆虫,无法人工对其进行预测计数,更难以准确的计数。
害虫种类和数量的获取是害虫精准防治的前提,目前,害虫种类识别与计数主要靠人工到田间进行抽样调查、清点诱集器里的害虫等方法,这些方法耗时、费力,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大,数据应用的时效性差,无法实现害虫的实时预测预报,而现有的监测技术虽然提高了害虫自动识别与计数的效率,但是没有通过仿生学的原理进行设计,导致准确性降低,同时不能连续进行工作,且不适宜在水稻田中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田病虫害虫体计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田病虫害虫体计数装置,通过太阳能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可有效增加工作时长,同时通过红外线对射和计数器结合对害虫进行计数,且壳体内腔壁一侧固定设置有泡沫板,通过泡沫板可使壳体浮在水面上,可使本装置在水稻田里进行使用,同时壳体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仿生树皮,通过仿生树皮使本装置融入农田的环境中,可有效增加害虫体计数的准确性,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农田病虫害虫体计数装置,包括壳体、上盖和储虫盒,所述上盖活动设置在壳体顶部,所述储虫盒活动设置在壳体内腔,所述上盖表面固定设置有电网,所述上盖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表面中间固定设置有入虫孔,且入虫孔贯穿太阳能板,所述壳体内腔壁一侧固定设置有泡沫板,所述壳体内腔壁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底部固定设置有计数器,所述计数器底部固定设置有GMS模块,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壳体内腔壁表面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为倒锥形结构的太阳能板,且入虫孔位于太阳能板的最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仿生树皮。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计数器和GMS模块均与蓄电池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阳光照在太阳能板表面,并通过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变成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通过蓄电池将电能传递到电网上,通过电网将落在电网上的害虫电死,可有效增加本装置的工作时长。
2.太阳能板为倒锥形的结构,且太阳能板最低处固定设置有入虫孔,害虫通过入虫孔掉进储虫盒内进行存储,其中壳体和上盖为活动连接,储虫盒与壳体也为活动连接,使用后,方便使用者对储虫盒进行清洗,通过M12-24V型红外线对射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并通过M12-24V型红外线对射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线,当害虫从入虫孔掉落时,将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进行阻挡,使红外线接收器无法接收红外线,从而使ZX-5D型的计数器对诱捕害虫的数量进行统计,最终通过USR-GPRS232-7S3型的GMS模块将统计的数据发送给接收者,完成对害虫数量的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1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疾控中心预防用的蟑螂捕捉器
- 下一篇:一种农业驱虫驱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