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附除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1097.2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计明;李海峰;雷明红;沈烁;杨佳健;尹成立;陈畅;徐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 31299 | 代理人: | 王峥;谢瑞强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磷 本实用新型 除磷装置 树脂填充 支撑框架 吸附 出液口 进液口 化学污染物 二次污染 金属离子 磷元素 包设 滤除 污泥 | ||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的吸附除磷装置,包括:反应容器、支撑框架和除磷树脂填充包;所述反应容器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除磷树脂填充包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支撑框架设于所述反应容器内,并且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除磷装置,通过除磷树脂填充包滤除磷元素,不会产生附有化学污染物或者金属离子的污泥,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除磷效果十分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数量的增加和活动的频繁,其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总量越来越大,已经超出自然水体的容受能力,如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污染。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明显,大部分农村目前均没有对污水进行处理,而是采取就近水体排放的方式,已经造成农村大量水体污染,对农村环境、居民健康产生风险。如果采取现有城镇污水管网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处理农村污水,由于污染源分布广且分散,单点污水量少等原因,造成管网投资巨大,从可行性上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建立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而处理的目的就是降低污水中对自然水体产生污染的物质浓度。其中,有机物、氮和磷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当前使用最多、也最经济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是生化法,即利用微生物对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转化和吸收等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在上述主要污染物质中,微生物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是比较明显和易于控制的,但对磷的去除效果由于受温度、PH、溶解氧、优势菌种等的限制,很难稳定。另外,由于环境问题的突出,对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对出水含磷浓度的限值越来越低,同时鉴于当前农村污水中洗涤剂等使用的频繁,农村污水中磷的含量较一般城市污水高,使得采用常规生化处理已经很难满足指标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在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生化处理后增设化学加药除磷装置或电解除磷装置。所谓化学加药除磷装置由加药泵、静态混合器、加药箱等组成。加药箱中配置有一定浓度的聚合氯化铝(PAC,Poly Aluminium Chloride)溶液,通过加药泵加入到水管中,利用静态混合器与水充分接触混合后产生化学反应,水中的磷酸根与药剂中的铝元素结合产生磷酸铝沉淀,然后通过沉淀、旋流等固液分离工艺加以分离,从而降低水中的磷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所谓电解除磷装置由电解槽、铝或铁电极、以及整流电源等组成,污水流经电解槽,金属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作为阳极失去电子,形成金属离子分散至水中,与水中的磷酸根结合产生磷酸铝或磷酸铁沉淀,然后通过沉淀、旋流等固液分离工艺加以分离,从而降低水中的磷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然而上述两种方式均具有如下缺点:
(一)由于产生了磷酸盐的沉淀,必然产生了化学污泥,如果与生化过程共用固液分离工艺,会对活性污泥(主要是微生物)产生危害,且该混合污泥无法回流至处理装置中,造成活性污泥的流失。如采用独立固液分离工艺,则会使流程变长、投资增加。
(二)化学污泥必须经过严格的污泥处理流程进行脱水处理后方可进行填埋,一方面,由于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一般不会单独设污泥脱水设备,需要运输后进行集中处理,增加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该污泥无法进行资源回收利用,不符合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的环保要求。
(三)由于要产生化学作用,必须采用过量投加的方式,即产生比需要更多的金属元素,那么过量的金属元素会随排水进入自然水体中,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附除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农村污水进行除磷处理时,污泥无法回收利用、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除磷装置,包括:反应容器、支撑框架和除磷树脂填充包;
所述反应容器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除磷树脂填充包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内;
所述支撑框架设于所述反应容器内,并且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船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1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