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硝化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8055.3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晛;黄帆;李海利;华铭;石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德太湖水务(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单元 反硝化 本实用新型 待处理污水 中空结构 侧壁 悬浮 污水处理 微生物附着载体 农村污水处理 反硝化滤池 反硝化细菌 反洗设备 载体结构 磨砂纹 挂膜 滤池 淤堵 维护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硝化载体,包括载体单元;载体单元为中空结构;载体单元侧壁设有磨砂纹;反硝化细菌挂膜于载体单元侧壁上反应;悬浮于待处理污水中的载体单元进行反硝化反应;滤池中水流贯穿载体单元的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反硝化载体结构悬浮于待处理污水,既作为碳源又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最重要的是在不采用反洗设备的同时保证深度反硝化滤池不易形成淤堵。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免于人工维护或少人工维护,实用性强,便于农村污水处理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中的反硝化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硝化载体。
背景技术
从国内外污染治理的发展历程看,污水处理最初关注主要为COD消解,但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污水排放对氮、磷等的去除要求也在逐步严格起来。相比而言,磷可以利用化学沉淀方法脱除,而氮的降解则主要依靠生物处理法,这就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单元需加强考虑脱氮问题。
2002年以前我国城镇污水厂出水标准为二级排放标准,其中只有氨氮(NH3-N)指标要求,没有总氮指标要求,这种情况下,曝气生物处理过程可将NH3-N氧化为硝态氮,实现达标排放。但随着人们对水体水质要求的日益严格,对于城镇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部分地方(城市重点流域)已经要求直接作为景观补充水,在各项水质指标中,尤以氮排放指标更为苛刻。
目前,对于污水中氮的去除国内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通常采用在常规二级处理后进行深度反硝化提标改造,本技术旨在重点突破农村等地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的深度反硝化提标技术,实施重点工程的提标改造,完成废水资源化利用程度。
关于反硝化脱氮:利用反硝化细菌将水中硝酸盐氮还原成氨氮并进而将其去除的废水脱氮处理过程。反硝化细菌大量存在于污水中,反应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水中溶解氧应小于0.5mg/L。要求污水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质(可补充投加二次沉淀污泥、甲醇、醋酸等)。
传统的反硝化滤池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填料,污水连续经过反应器时,比表面积较大的填料因搅拌(好氧反应器为空气搅拌)在水中自由运动,并逐渐在其表面生长出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异氧和自养微生物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进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污染物、净化水的目的;因填料、水都是运动的,故气、水、固相之间的传质较好,填料上生物膜的活性较高,较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缓冲能力强。
但传统的生物填料如反硝化载体为粒状或块状结构,滤池长时间使用后,易形成沉积或堵塞滤池底部的布水管道,同时易造成滤池内反硝化载体的分布不均匀,使反硝化反应无法做到均匀化,影响反硝化效率与质量;传统的反硝化载体为颗粒结构,虽然比重与水相近可悬浮于污水中,但长期使用亦会堵塞管道,需采用反洗工艺,及采用反洗泵将水反冲至滤池中清洗堵塞,但此做法设备相对复杂,同时需要人工定时操作,特别是对于农村污水处理因量不大且无人值守的情况,人力维护成本高,不便于推广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硝化载体,采用独特反硝化载体结构悬浮于待处理污水,既作为碳源又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最重要的是在不采用反洗设备的同时保证深度反硝化滤池不易形成淤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硝化载体,包括载体单元;所述载体单元为中空结构;所述载体单元侧壁设有磨砂纹;反硝化细菌挂膜于所述载体单元侧壁上反应;悬浮于待处理污水中的所述载体单元进行反硝化反应;滤池中水流贯穿所述载体单元的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载体单元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表面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载体由若干所述载体单元组成,若干所述载体单元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载体由三个所述载体单元组成,三所述载体单元通过三角连接件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一,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柱状体表面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德太湖水务(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优德太湖水务(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8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港池内含油废水原位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碟曝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