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界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9509.0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3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0 | 分类号: | B60K15/00;F16J1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扣 倒扣腔 过渡边 焊接圈 环形槽 上盖 过渡连接件 界面结合处 界面结构 纵截面 紧贴 本实用新型 倒扣连接 环面设置 连接状态 两侧边缘 密封性能 碳氢分子 渗出 环面 内凹 内壁 上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界面结构,其使得上盖的下部环面和焊接圈为倒扣连接,使得结合路径缩短,界面结合处的密封性能好,从而降低碳氢分子从界面结合处渗出几率。其包括上盖、焊接圈,所述上盖的下部环面设置有内凹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纵截面包括有两侧过渡边、顶部倒扣腔,所述焊接圈对应于所述环形槽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上凸的倒扣组件,所述倒扣组件的纵截面包括顶部的倒扣、下部的过渡连接件,连接状态下所述倒扣沿着所述两侧过渡边进入到所述顶部倒扣腔内、且所述过渡连接件两侧边缘紧贴对应侧的所述过渡边布置,所述倒扣紧贴所述顶部倒扣腔的内壁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系统界面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界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的中国第六阶段“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法规草案的发布,也就是行业内称之为“国六法规”,对于目前在开发中的车型均要满足该草案的要求,特别是其中的IV型测试,对于整车,特别是燃油系统部件的蒸发排放限值,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燃油系统如何满足更为严格的蒸发排放限值,不仅仅需要考虑整个燃油系统的布置设计,对于各子零件的结构以及材料使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影响较大的止回阀(ICV:Inlet Check Valve)、燃油液位限制阀(FLVV:Fuel Limit Vent Valve)和翻车保护阀(ROV:Roll-Over Valve),降低其各自的蒸发排放限值,将会对降低整个燃油系统,甚至整车的排放限值,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有的界面结构,其上盖的下部环面通过垂直向的多组凹凸槽扣合连接焊接圈,进而通过焊接圈连接对应的本体结构,由于焊接圈对应于多组凹凸槽结构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凹凸槽结构,其使得两种材料结合面较长,且凹凸槽的设置使得材料的壁厚不均匀,出现界面处泄露的风险,特别是产品经过各种泡油以及可靠性测试后,出现泄露风险较高,从而导致较高的蒸发排放限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界面结构,其使得上盖的下部环面和焊接圈为倒扣连接,使得结合路径缩短,界面结合处的密封性能好,从而降低碳氢分子从界面结合处渗出几率。
一种新型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盖、焊接圈,所述上盖的下部环面设置有内凹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纵截面包括有两侧过渡边、顶部倒扣腔,所述焊接圈对应于所述环形槽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上凸的倒扣组件,所述倒扣组件的纵截面包括顶部的倒扣、下部的过渡连接件,连接状态下所述倒扣沿着所述两侧过渡边进入到所述顶部倒扣腔内、且所述过渡连接件两侧边缘紧贴对应侧的所述过渡边布置,所述倒扣紧贴所述顶部倒扣腔的内壁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两侧过渡边分别为内侧过渡边、外侧过渡边,所述内侧过渡边自下而上向上盖中心收口布置,所述内侧过渡边的顶部连接所述顶部倒扣腔的内侧止口,所述外侧过渡边包括下部扩口部分、中段导向部分、上部斜向收口部分,所述上部斜向收口部分为自下而上向上盖中心收口布置,所述上部斜向收口部分的顶部连接所述顶部倒扣腔的外侧止口,所述过渡连接件两侧边缘和所述内侧过渡边、外侧过渡边的形状相适应布置;
所述下部扩口部分的底部为圆弧过渡,确保安装方便顺畅;
所述顶部倒扣腔的纵截面为圆形腔体结构,确保装配方便、密封性能好;
所述环形槽的角度位置的至少一处设置有内凹槽组件,所述内凹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垂直向布置的内凹槽,所述焊接圈对应于所述内凹槽组件的角度位置设置有上凸的上凸件,所述上凸件的形状和内凹槽的形状一致;
所述内凹槽组件包括两个垂直向布置的内凹槽、分别为顶部倒扣腔上凹槽和外侧过渡边上凹槽,所述焊接圈的对应于所述内凹槽组件的角度位置的倒扣上部上凸有倒扣上凸件、所述过渡连接件的外侧上凸有外侧上凸件,所述内凹槽组件和对应的上凸件配合安装、用于定位上盖和焊接圈的轴向安装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9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管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油箱压力传感器的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