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5910.7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平;李彦培;扈华庚;郝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益禄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3/06 | 分类号: | F03D3/06;C02F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孙明科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翼片 造流装置 垂直轴风轮 厚度区域 增速机构 生态浮床框架 半圆弧面 曝气装置 水质净化 导流筒 景观湖 空心轴 风能 垂直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背对设置 驱动翼片 生态浮岛 外部设置 支架支撑 周向运动 半圆弧 传动端 弧面型 风时 风翼 升力 下端 支架 | ||
1.一种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包括生态浮床框架,所述生态浮床框架连接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垂直轴风轮、支架、增速机构、造流装置和导流筒,所述垂直轴风轮与生态浮岛框架之间通过支架支撑连接,所述垂直轴风轮传动端与增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速机构输出端连接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下端固定连接造流装置,所述造流装置外部设置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轮的风翼为双弧面型的翼片,所述翼片包括背对设置的两个半圆弧面,所述半圆弧面受到风时能通过气流对翼片产生升力和阻力形成最大合力,驱动所述翼片获得最佳的周向运动,所述翼片上的最大厚度区域处于该翼片的上下部,所述翼片上的最小厚度区域处于该翼片半圆弧面的中心,所述翼片最大厚度区域是该翼片最小厚度区域的二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的最大厚度区域为1至2cm,所述翼片的最小厚度区域为0.5至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的翼展为18至35cm,弦长为13至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的单位面积上的密度为0.0005至0.005g/cm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翼,所述导风翼设置在翼片外端,所述导风翼与翼片之间设置有能够随着风向调整导风翼方向的软性硬质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硬质体为上凸下凹的形状,所述导风翼的翼尖部分尾端上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三脚架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为同心轴行星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流装置为螺杆,且螺杆为阿基米德螺旋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湖水质净化风能垂直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框架上安装有三个固定块,通过三个固定块并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将风能曝气装置与生态浮床框架安装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益禄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益禄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59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叶片预埋螺栓套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风力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