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燃式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2503.0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5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夏薇;吴庆峰;安乐;汪娟;乔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焚烧炉 吸收筒 吸收液 直燃式 废液 吸收装置 转运装置 进气管 排液管 转运筒 废气 饱和 吸收率 通过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发生器原理 圆柱型结构 饱和吸收 储液装置 更换检测 工作效率 检测装置 控制排气 平衡气管 燃烧废气 自动补充 左右两侧 开闭 检测 贯穿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直燃式焚烧炉;直燃式焚烧炉,该焚烧炉包括吸收装置、检测装置、废液转运装置和储液装置;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筒、进气管和排液管;吸收筒为圆柱型结构,吸收筒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设有进气管和排液管;废液转运装置包括废液转运筒和平衡气管;该直燃式焚烧炉可将燃烧废气通过吸收筒内的吸收液吸收,当吸收液饱和后,可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控制排气管的开闭,并给向工作人员给出信号,及时更换检测瓶,避免了吸收液饱和后直接将废气排入空气中,还利用吉普发生器原理将饱和吸收液压入废液转运筒内,并自动补充吸收液;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废气的吸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直燃式焚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的高效及无害化处理一直都是城市及乡村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现有的垃圾处理大多采用填埋或焚烧两种方式,填埋虽然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但却占地,并会对填埋场及其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而焚烧恰恰相反,焚化炉燃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的有机挥发气体、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燃烧颗粒物会对空气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所有焚烧炉都需要安装燃烧废气处理装置,来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而现有的吸收技术在吸收液饱和后如不能及时更换吸收液则会直接将废气排入空气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直燃式焚烧炉。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直燃式焚烧炉,该焚烧炉包括吸收装置、检测装置、废液转运装置和储液装置;所述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筒、进气管和排液管;所述吸收筒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吸收筒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设有进气管和排液管;所述废液转运装置包括废液转运筒和平衡气管;所述排液管末端贯穿废液转运筒上部左侧,所述废液转运筒上部右侧设有平衡气管;所述吸收筒上部左侧设有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储液筒、排液口、防漏塞、栅板和浮球;所述吸收筒与所述储液筒通过所述排液口相连通,所述排液口下端设有栅板,所述栅板内设有与所述栅板相匹配的防漏塞,所述防漏塞与所述浮球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吸收筒上部右侧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排气管、挡板、弹簧、检测瓶和排气口;所述吸收筒上部右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为矩形管,所述排气管贯穿伸入检测瓶中,所述检测瓶上部左侧设有挡板,所述矩形管中部下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挡板相匹配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栅板内设有与所述防漏塞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通气孔,且挡板上设有密封垫,且所述挡板的宽度值等于排气管的宽度值。
优选的,所述吸收筒、储液筒和检测筒内均装有吸收液。
优选的,所述吸收筒最高处低于所述排液管的最低处。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部设有反光条。
有益效果:该直燃式焚烧炉可将燃烧废气通过吸收筒内的吸收液吸收,当吸收液饱和后,可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控制排气管的开闭,并给向工作人员给出信号,及时更换检测瓶,避免了吸收液饱和后直接将废气排入空气中,还利用吉普发生器原理将饱和吸收液压入废液转运筒内,并自动补充吸收液;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废气的吸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右侧剖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2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室耐火内衬结构及燃烧室
- 下一篇:一种造纸浆渣及污泥的焚烧供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