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0329.6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5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星;何金春;普春文;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玉溪水松纸厂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李继琼;郑兴平 |
地址: | 6531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锅炉 弯管段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烟气余热利用 本实用新型 节能装置 热水出口 吸热装置 烟气进口 壳体 余热回收效率 锅炉给水管 冷水进水管 锅炉给水 节能减排 内保温层 实用结构 外保温层 烟气出口 烟气管道 热损失 预热的 真空层 直管段 最底层 最顶层 烟气 连通 锅炉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生物质锅炉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吸热装置,壳体从外到内包括外保温层、真空层和内保温层,吸热装置包括连通的直管段和弯管段,最底层的弯管段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最顶层的弯管段上设置有热水出口,烟气进口与生物质锅炉之间连接有烟气管道,热水出口与生物质锅炉之间连接有锅炉给水管,本实用新型既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又为生物质锅炉提供了预热的锅炉给水,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本实用结构新颖,热损失小,余热回收效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道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以清洁、环保而被生物质锅炉广泛运用,但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过程中仍然会产生烟气,该部分烟气是具有一定热量的,烟气温度一般设计在120-140℃,运行中由于受热面的积灰,实际排烟温度会有所升高,一般在130-150℃,通常情况下直接将其外排,这对于该部分能源是相当浪费的,而目前市场上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往往结构复杂,线路繁多,且在回收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热量从壳体散发到空气中,造成热量的浪费,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新颖,热损失小,余热回收效率高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热损失小,余热回收效率高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生物质锅炉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吸热装置,壳体从外到内包括外保温层、真空层和内保温层,烟气进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烟气出口设置在壳体下部的侧壁上,吸热装置包括连通的直管段和弯管段,直管段包括多层水平设置的直管,每根直管的外壁上均间隔设置有翅片,弯管段设置在直管段的两端,弯管段包括多个180度弯头,每个弯头的两个接口均分别与两根直管连接,直管段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弯管段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最底层的弯管段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最顶层的弯管段上设置有热水出口,烟气进口与生物质锅炉之间连接有烟气管道,热水出口与生物质锅炉之间连接有锅炉给水管。
所述壳体从上到下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的直径小于下壳体的直径。
烟气进口处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防冲挡板。
翅片的形状为矩形或H型。
锅炉给水管与冷水进水管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阀。
冷水进水管与最底层弯管段中间的一个弯头连通,且在与弯头连接的两根直管上均设置有分水阀。
锅炉给水管和冷水进水管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壳体包括外保温层、真空层和内保温层三层保温结构,尤其是设置了真空层,利用了真空中不传热的特性,有效将壳体内外隔离,防止壳体内烟气热量通过壳体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避免能量的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吸热装置,冷水在通过直管段和弯管段时,不断吸收烟气中的热量,水温得到提升,然后通过锅炉给水管送入到生物质锅炉中,这样既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又为生物质锅炉提供了预热的锅炉给水,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本实用结构新颖,热损失小,余热回收效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最底层弯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壳体3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玉溪水松纸厂,未经云南玉溪水松纸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0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及其热能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下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