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9220.5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4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新;涂道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东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郭海新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网栅 底座 导热 对流辐射 移动装置 毛细管 微环境 叶片 遮挡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垂直走向 高能效比 滚轮安装 框架安装 嵌入安装 湿度控制 低能耗 低品位 冷热媒 冷热源 供冷 滚轮 换热 入射 供热 清洁 停留 移动 | ||
1.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框架(2)、滚轮(3)、毛细管网栅(4)和导热叶片(5);所述框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滚轮(3)安装在底座(1)下,所述毛细管网栅(4)安装在框架(2)内,毛细管网栅(4)中的毛细管(6)垂直走向布置,通过向毛细管网栅(4)提供冷热媒循环从而与空气进行换热,所述导热叶片(5)嵌入安装在毛细管(6)间,用于减少室内由于阳光入射形成的负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两个条形水槽,分别记为第一槽(7)和第二槽(8),所述第一槽(7)和第二槽(8)之间采用半导体制冷片(9)隔开,第一槽(7)和第二槽(8)外框设有保温层(10),第一槽(7)中放置有热相变材料(11),第二槽(8)中放置有冷相变材料(12);毛细管网栅(4)上安装有供水干管(13)和回水干管(14),所述供水干管(13)、回水干管(14)分别连通在毛细管(6)两端;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可切换地分别与第一槽(7)和第二槽(8)相连通,水泵(15)将水槽中的水流通过供水干管(13)输送到毛细管网栅(4)中,并通过回水干管(14)输送回该水槽中,形成循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大小为1000*150*400 mm,水槽上部安装有带有排放口的凝水盘,用于承接冷凝水;所述保温层(10)厚度为20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相变材料(11)和冷相变材料(12)采用塑料封装的相变球或相变板,此时两个水槽中充满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水槽中直接充满相变材料,水槽内嵌入塑料毛细管换热单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9)采用光伏板(16)和蓄电池(17)供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长*宽*高为1200*300*400 mm,框架(2)采用长*宽*高为1200*100*1800 mm的屏风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网栅(4)布置1~3排,导热叶片(5)采用单向反射塑料膜或者柔性光伏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对流辐射及遮挡控制微环境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上还安装有空气流驱动机构,驱动空气流经毛细管网栅(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东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郭海新,未经江苏紫东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郭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92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