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赛络纺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8023.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锋;张廷民;潘生根;何丽虹;江纲;杜光义;付希刚;潘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鸿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体 赛络纺纱线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螺旋形缠绕 紧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赛络纺纱线,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本新型赛络纺纱线包括线体一、线体二和线体三,上述线体一和线体二的外径相同,上述线体三外径小于线体一外径,上述线体一与线体二并排紧贴在一起,上述线体三呈螺旋形缠绕在线体一和线体二外侧。本新型赛络纺纱线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赛络纺纱线。
背景技术
赛络纺(Sirospun)又名并捻纺,国内称为A,B纱,近期正式命为赛络纺。赛络纺是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并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卷绕在筒管上。
但是,现有的赛络纺纱线其强度不足,而且,组成赛络纺纱线的粗纱容易分股,造成其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稳定性高的新型赛络纺纱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赛络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体一、线体二和线体三,上述线体一和线体二的外径相同,上述线体三外径小于线体一外径,上述线体一与线体二并排紧贴在一起,上述线体三呈螺旋形缠绕在线体一和线体二外侧。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所述线体三的数量为两根:内线体和外线体,内线体包覆在线体一和线体二外侧,外线体包覆在内线体外侧。
本新型赛络纺纱线创造性的采用两根线体三缠绕在线体一和线体二上,其连接稳定比较高,上述线体均不容易分股。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所述内线体的螺旋旋向与外线体的螺旋旋向相反。
这样的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成型后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不容易分股。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还包括一塑料膜,上述塑料膜呈筒状且上述线体一和线体二位于塑料膜内,上述线体三包缠绕在塑料膜外部。
塑料膜起到预定位的作用,通过塑料膜能将线体一和线体二稳定连接在其内。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所述塑料膜内部具有两个呈筒状的连接腔,上述线体一和线体二分别位于对应的连接腔处。
通过对应的连接腔将线体一和线体二连接在其内,提高其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所述连接腔尺寸略小于线体一外径。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所述连接腔尺寸略小于线体二外径。
由于线体一和线体二均为柔性线体,这样的结构能将线体一稳定连接在对应连接腔处,将线体二稳定连接在对应的连接腔处。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所述塑料膜外侧具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接触部。
通过接触部增加线体三与塑料膜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所述的接触部为塑料膜外侧的滚花。
在上述的新型赛络纺纱线中,所述的接触部为粘结在塑料膜外侧的绒毛。
无论是滚花结构还是绒毛结构都能使线体三稳定连接在塑料膜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赛络纺纱线由于线体三能稳定连接在线体一和线体二外侧,因此,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在塑料膜的作用下不仅能将线体一和线体二稳定固定在其内,而且两根线体三还能稳定连接在塑料膜外侧,不仅进一步的提高了其稳定性,而且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鸿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鸿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8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