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包落地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1598.0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0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魏志强;倪晓东;杨文广;魏冬;李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翔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弧形支撑 内弧 本实用新型 落地 多面接触 落地支架 热修 安全隐患 地面接触 钢包包壳 高低布置 机械磨损 使用寿命 双弧形 支架 平行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包落地支架,该支架包括热修平台,该热修平台上面间隔、平行的设有前、后弧形支撑,其中前弧形支撑的内弧略高于后弧形支撑的内弧。采用上述结构,钢包落地时,直接落在弧形支撑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种高低布置且带有内弧的双弧形支撑,与钢包外侧形状完全适应,使钢包落地后为多面接触,不会发生旋转,提高了钢包落地的稳定性,降低了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2、由于是钢包是多面接触,避免了因极少部分与地面接触,造成接触部分出现机械磨损,减少了对钢包包壳的损坏,提高了钢包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包落地支架。
二、背景技术
目前,炼钢厂渣钢作业区现有的钢包落地方式为直接落地,即将钢包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该种方式存在如下不足:1、操作较为困难,对炼钢厂天车要求较高,还无法保障钢包放置的稳定性,增加了劳动强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因钢包自重22-28吨,放置地面后仅有极少部分与地面接触,长此以往对接触部分造成机械磨损,对钢包包壳的损伤较大,容易造成钢包漏包事故及换件钻钢事故。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克服现有钢包落地方式不足之处的钢包落地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支架包括热修平台,其特点是:该热修平台上面间隔、平行的设有前、后弧形支撑,其中前弧形支撑的内弧略高于后弧形支撑的内弧。
采用上述结构,钢包落地时,直接落在弧形支撑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种高低布置且带有内弧的双弧形支撑,与钢包外侧形状完全适应,使钢包落地后为多面接触,不会发生旋转,提高了钢包落地的稳定性,降低了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2、由于是钢包是多面接触,避免了因极少部分与地面接触,造成接触部分出现机械磨损,减少了对钢包包壳的损坏,提高了钢包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了钢包红包周转率,降低了转炉出钢温度,填补了此类支架的空白,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热修平台3。该热修平台3上面间隔、平行的设有前、后弧形支撑1、2。该热修平台3与前、后弧形支撑1、2为整体铸造成型,解决了因钢包自重较大,焊接成型牢固性差的问题,提高了整体的牢固性。其中前弧形支撑1的内弧4略高于后弧形支撑2的内弧5。热修平台3的长、宽、高分别为4000mm、2800mm、300mm。前、后弧形支撑1、2之间的间距为1308.26mm。前弧形支撑1的弧底高度为700mm;后弧形支撑2的弧底高度为6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1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消失模铸造生产线浇注机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铸造用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