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激光器一致性冷却的输出镜片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6535.6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殷卫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41 | 分类号: | H01S3/041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庞启成;熊晓果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器 输出镜片 出液嘴 冷却套 冷却装置 进液管 冷却腔 连通管 冷却 激光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激光器冷却 配合组件 使用寿命 激光束 进液嘴 连通 输出 外部 申请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激光器一致性冷却的输出镜片冷却装置,包括用于与输出镜片相配合的第一冷却套,所述第一冷却套内部具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套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连通的第一进液嘴和第一出液嘴,所述第一出液嘴上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激光器冷却管的进液管相连接,使所述第一出液嘴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采用本申请的方案,一方面是简化了激光器外部配合组件,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的提高了激光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了激光器精度,进而提高了激光束的输出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激光器一致性冷却的输出镜片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二氧化碳激光器被广泛应用,对于目前的二氧化碳激光器结构而言,主要是包括放电管、冷却管和储气管,冷却管套设在放电管外,在储气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出镜片和反射镜片,冷却管上还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在工作状态下,冷却液由进液管进入到冷却管内,流经冷却管后再由出液管排出,在该过程中,冷却液带走放电管和冷却管上的热量,进而实现对冷却效果,在进一步的研发设计中,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激光器还存在有不足,其不足之处,具体如下述:
目前的激光器结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需要设置水冷管对放电管进行冷却,设置输出镜片冷却装置对输出镜片进行冷却,还需要设置反射镜片冷却装置对反射镜片进行冷却,在各个冷却装置工作时,是通过泵送设备将冷却液泵入各个冷却装置,进而实现冷却效果,由于需要布置多个泵送设备,一方面是增加了激光器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激光器配套设备需要占用较大空间;而且,由于各个泵送设备独立工作,冷却液温度以及对冷却液的流速控制并都存在差异,所以也容易导致各个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不一致,如此,致使激光器的各个位置存在热变形不一致的风险,当激光器各位置热变形不一致时,不仅会严重影响激光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降低输出镜片与反射镜片的对齐精度,所以,还会影响激光束的输出质量。
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良好冷却激光器相应位置,减小激光器局部位置热变形不一致风险的激光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激光器各个文字存在热变形不一致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冷却激光器相应位置,减小激光器局部位置热变形不一致风险的激光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于激光器一致性冷却的输出镜片冷却装置,包括用于与输出镜片相配合的第一冷却套,所述第一冷却套内部具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套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连通的第一进液嘴和第一出液嘴,所述第一出液嘴上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激光器冷却管的进液管相连接,使所述第一出液嘴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
在激光器实际工作中,冷却液的输出需要设置液泵进行泵送,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将第一出液嘴与进液管通过设置第一连通管相连通,如此设置,对于输出镜片冷却装置和冷却管内的冷却液可以共用一套泵送设备,如此,一方面是简化了激光器外部配合组件,另一方面,输出镜片的冷却和放电管共用冷却液,使其冷却效果更为一致,放电管部分以及输出镜片部分的热变形能够相互匹配,进而减小了相互之间造成不均匀拉扯而导致的不均匀变形,所以,还进一步的提高了激光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了激光器精度,进而提高了激光束的输出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套与所述输出镜片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液嘴与第一冷却腔连通位置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进液嘴与第一冷却腔连通位置的水平高度。
通过设置与输出镜片相配合的输出镜片冷却装置,使激光器的输出镜片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冷却,而第一出液嘴与第一冷却腔连通位置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进液嘴与第一冷却腔连通位置的水平高度,对于第一冷却腔而言,也是使其冷却液处于下进上出的方式,利于冷却液充满第一冷却腔,也利于第一冷却腔内的气体被排出,进而确保良好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6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