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5428.1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8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勇;陈海波;宋晓林;陈其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艾利德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H02G15/18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16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屏蔽 导电管 电缆中间接头 外部电缆 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 橡胶应力锥 电缆附件安装 圆筒形管道 电缆外层 受热 不安全 溶涨 拆开 橡胶 测量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包括外部电缆屏蔽层及内部屏蔽层;外部电缆屏蔽层及内部屏蔽层均为圆筒形管道,内部屏蔽层设置在外部电缆屏蔽层内部,内部屏蔽层中部设有中间导电管,内部屏蔽层一端设有上橡胶应力锥,另一端设有下橡胶应力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以解决了电缆外层连接部分橡胶,受热后产生溶涨现象后致使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以及电缆附件安装完毕后,就无法拆开测量等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存在检测效率低以及漏掉应力锥形变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用电缆之间的连接装置,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形变。主要原因是电缆承载电流的载荷过大,发热时出现膨胀,出现高温等状况,会产生上逸物,容易造使橡胶产生溶涨现象。这样的话,就容易影响电缆的绝缘性能,甚至造成电力事故。现有设备检测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工巡检,但是现有检测步骤较为复杂,同时电缆附件安装完毕,就无法拆开,因此需要无损测量,所以存在检测效率低以及漏掉应力锥形变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以解决了电缆外层连接部分橡胶,受热后产生溶涨现象后致使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以及电缆附件安装完毕后,就无法拆开测量等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存在检测效率低以及漏掉应力锥形变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包括外部电缆屏蔽层及内部屏蔽层;
所述外部电缆屏蔽层及内部屏蔽层均为圆筒形管道,所述内部屏蔽层设置在所述外部电缆屏蔽层内部,所述内部屏蔽层中部设有中间导电管,所述内部屏蔽层一端设有上橡胶应力锥,另一端设有下橡胶应力锥。
进一步的,所述上橡胶应力锥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直管道、由上至下的第一渐开型管道及由上至下的第二渐开型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渐开型管道锥度为10°-20°,所述第二渐开型管道锥度为35°-50°。
进一步的,所述上橡胶应力锥与所述下橡胶应力锥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导电管内部设有高强度应力编织线,所述高强度应力编织线螺旋盘绕设置在所述中间导电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电缆屏蔽层上设有温度传感光纤,所述温度传感光纤螺旋盘绕设置在所述外部电缆屏蔽层外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过第一渐开型管道及第二渐开型管道,更好的改善了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以及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度的作用;通过高强度应力编织线,可以将电缆的连接部分位置的橡胶,加强电缆之间相互连接的外部应力;通过外部电缆屏蔽层在盘绕温度传感光纤,可以解决电缆设备检过程中存在的检测效率低以及漏掉应力锥形变的风险。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局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导电管外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艾利德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艾利德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5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缆连接箱
- 下一篇:一种配电线路智能重合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