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紧耦合双极性超宽带相控阵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2122.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8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宁俊松;王占平;补世荣;曾成;陈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21/0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陈一鑫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控阵天线 紧耦合 超宽带 双极性 共形 宽带相控阵天线 偶极子天线单元 电子通信技术 天线馈电网络 天线阵列结构 移动通讯系统 本实用新型 模块化功能 模块化拼装 偶极子单元 共模信号 军事探测 宽带天线 馈线网络 雷达系统 新型平面 单极子 接地孔 新一代 巴伦 宽带 引入 制作 改进 | ||
1.一种基于紧耦合偶极子单元的平面双极性超宽带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层、阵列设置的偶极子双极性阵元、馈线网络和覆盖层;所述介质基板层包括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偶极子双极性阵元包括水平偶极子阵元和垂直偶极子阵元,其中水平偶极子阵元或垂直偶极子阵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单极子,每个单极子分为宽边和窄边,两个单极子的宽边相对并设置耦合缝隙;所述偶极子双极性阵元中的水平偶极子阵元和垂直偶极子阵元分别设置于第一介质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覆盖层覆盖于第一介质层的上表面,第二介质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层的下表面;所述馈线网络包括对每个水平偶极子阵元或垂直偶极子阵元进行馈电的信号馈入孔和接地孔;所述水平偶极子阵元或垂直偶极子阵元的信号馈入孔包括两个金属化过孔,分别设置于两个单极子的窄边末端,其中一个金属化过孔与天线底部的同轴线相连,另一个与天线的地连接;所述水平偶极子阵元或垂直偶极子阵元的接地孔包括两个金属化过孔,分别设置于两个单极子的窄边与宽边的交界处,两个金属化过孔都与天线的地相连;所述馈线网络设置于第二介质层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紧耦合偶极子单元的平面双极性超宽带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单极子的宽边长度为其中λg为最低工作频率的波导波长,宽边的阻抗为50~80欧姆;其窄边长度为窄边的阻抗为90~120欧姆;宽边和窄边过渡段的长度为耦合缝隙为0.05~1mm;偶极子双极性阵元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一介质层的厚度0.127~0.508mm;第一介质层的厚度0.254~3.048mm;信号馈入孔和接地孔的直径为0.1~1mm;聚四氟乙烯覆盖层的厚度为0.5~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紧耦合偶极子单元的平面双极性超宽带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在阵列设置的偶极子双极性阵元之间的空余处设置通孔,其直径随着天线偶极子双极性阵元之间的间隔大小而变,为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紧耦合偶极子单元的平面双极性超宽带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将偶极子双极性阵元为N×N的阵列设置为一个天线模块,各天线模块之间可实现自由搭建,组成阵列更大的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21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模块
- 下一篇:一种卫星定位天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