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加药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1086.6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华;岩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翠鸟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隔板 排水孔 均匀布置 主隔板 池体 卡槽 螺杆 加药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 交错排布 滑槽 污水处理 隔板 污水处理过程 池体内部 顶端延伸 活动安装 旋转把手 轴承安装 出水口 进水口 内侧壁 排污孔 底端 沉淀 能耗 污水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加药反应装置,包括副隔板、出水口、主隔板、池体和进水口,所述池体内部的底端均匀布置有“U”形卡槽,“U”形卡槽底部的两端皆设有排污孔,且“U”形卡槽的内部皆安装有主隔板,所述主隔板上均匀布置有第一排水孔,相邻两个主隔板上的第一排水孔交错排布,池体两侧内侧壁上皆均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活动安装有副隔板,且螺杆的顶端延伸至池体的上方并固定有旋转把手,所述副隔板上均匀布置有第二排水孔,且相邻两个副隔板上的第二排水孔交错排布。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节约能耗,提高处理污水的效率,而且避免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沉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加药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前,现有的污水处理加药反应装置结构简单,在进行加药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且污水处理效率低,处理效果不明显,容易在装置的内部产生杂质堆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加药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加药反应装置,包括副隔板、出水口、主隔板、池体和进水口,所述池体内部的底端均匀布置有“U”形卡槽,“U”形卡槽底部的两端皆设有排污孔,且“U”形卡槽的内部皆安装有主隔板,所述主隔板上均匀布置有第一排水孔,相邻两个主隔板上的第一排水孔交错排布,且相邻两个主隔板之间的池体两侧内侧壁上皆均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活动安装有副隔板,且螺杆的顶端延伸至池体的上方并固定有旋转把手,所述副隔板上均匀布置有第二排水孔,且相邻两个副隔板上的第二排水孔交错排布,所述第二排水孔与第一排水孔的内部皆安装有涡轮,所述池体一端的顶部固定有进水口,且池体内侧进水口输出端的位置处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的池体内部安装有水轮,所述池体外侧壁远离进水口的一端的底部连接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底部呈三十度倾斜。
优选的,所述池体内部相邻两个“U”形卡槽之间的池体底部呈曲面状。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池体内部底端的两侧边缘位置处皆设有污泥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零能耗的污水处理加药反应装置,通过在池体的底部呈倾斜状,可以便于池体内部产生的杂质沉淀后由于自身的重力滑落,避免池体内部的杂质产生堆积,通过在进水口位置处设有过滤网,可以对污水进行预处理,避免一些杂质进入池体的内部,通过在进水口下方的池体内部安装有水轮,可以便于水在流动过程中使水轮转动,不仅可以便于污水与药液的混合,而且可以对污水进行搅拌,便于污水的处理,通过在池体内部滑动连接有副隔板,可以便于对不同流速的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在主隔板和副隔板上皆交错设有排水口,可以便于污水在池体内部混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的内部皆安装有涡轮,可以在水流的带动下使涡轮转动,对污水进行搅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把手;2-过滤网;3-滑槽;4-旋转把手;5-副隔板;6-涡轮; 7-螺杆;8-出水口;9-轴承;10-“U”形卡槽;11-主隔板;12-排污孔;13- 第一排水孔;14-池体;15-水轮;16-进水口;17-第二排水孔;18-固定槽; 19-污泥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翠鸟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翠鸟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1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