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注塑件注入口喷射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8860.8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9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黄爱武;董显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埃德伟控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27 |
代理公司: | 11548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板 喷射 定模座 注塑 定模板 动模座 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 注塑头 加热装置 冷却差异 模具设计 内部固定 固定板 加热孔 注入口 注塑件 注塑口 侧壁 基面 胶料 浇口 模壁 加热 模具 挤压 侧面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消除注塑件注入口喷射痕的装置,包括有定模座,定模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和固定板,定模座的基面固定连接有定模板,定模板远离定模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远离定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注塑板,注塑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模座,动模座远离注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注塑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注塑板的侧壁开设有加热孔,注塑工作时,接入加热装置加热,提高模具温度,可以改善喷射产生的冷却差异,改善喷射痕;通过注塑头开设有注塑接口,动模座开设有注塑进口,注塑板开设有注塑口,浇口大,发生喷射,胶料不会先接触下方模壁,然后被挤压到侧面,避免产品上出现喷射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注塑件注入口喷射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喷射纹,又叫喷射痕、喷流纹或蛇形流,是指注塑件上从浇口沿着流动方向,弯曲如蛇行一样的痕迹,在正常情况下塑料熔体以“喷泉流”的方式填充模具型腔。但当塑料熔体高速流过喷嘴、流道和浇口等狭窄区域后,突然进入开放的、相对较宽的区域时,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塑料熔体会从型腔的一端喷射到另一端,形成折叠的料条。随后进入型腔的熔体才以正常的喷泉流填充模腔中剩余的空间,并与喷射料条相熔接,由于熔胶一旦与温度相对低很多的型腔壁接触就发生冷却,使得喷射料条比随后到来的喷泉料流温度低,造成熔接不良,使得制件表面出现明显的喷射纹。研究发现喷射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与模具设计有关,另一方面与材料的黏弹性有关。从模具方面来看,由于熔融塑胶经过尺寸较大的流道到达浇口时,由于浇口尺寸通常较小,熔胶受到的流动阻力大大增加,为了通过浇口,注塑机输出压力陡增,相应的熔胶压力大增,发生较大的体积收缩,随后进入开放的、尺寸较大的模腔时,阻力突然减小,压力急剧释。所以我们通过改进浇口大小和改善温度来解决喷射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除注塑件注入口喷射痕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注塑件注入口喷射痕的装置,包括有定模座,所述定模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和固定板,所述定模座的基面固定连接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远离定模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定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注塑板,所述注塑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模座,所述动模座远离注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注塑头。
优选的,所述注塑板的侧壁开设有加热孔。
优选的,所述注塑板的底部开设有模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模型。
优选的,所述顶板和固定板穿接有顶杆和顶柱。
优选的,所述模型与模腔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注塑头开设有注塑接口,所述动模座开设有注塑进口,所述注塑板开设有注塑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注塑板的侧壁开设有加热孔,注塑工作时,接入加热装置加热,提高模具温度,可以改善喷射产生的冷却差异,改善喷射痕,提高工作效率,加工简单,操作方便。
2、通过注塑头开设有注塑接口,动模座开设有注塑进口,注塑板开设有注塑口,浇口大,发生喷射,胶料不会先接触下方模壁,然后被挤压到侧面,避免产品上出现喷射痕。
3、通过顶板和固定板穿接有顶杆和顶柱固定牢固,确保产品的质量,且开模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高模具温度,可以改善喷射产生的冷却差异,改善喷射痕,提高工作效率,加工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埃德伟控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埃德伟控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8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