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磷酸钙沉淀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7072.7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3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晨;刘霞;谭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00;C12N15/85;C12N7/00;F16L9/12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晓平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管 塑料管管身 本实用新型 磷酸钙沉淀 辅助装置 细胞培养 细胞无毒害作用 生物学研究 病毒包装 细胞转染 管头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磷酸钙沉淀的辅助装置,包括塑料管本体;所述的塑料管本体由塑料管管头和塑料管管身组成,塑料管管身形状为圆锥形,塑料管管身设有滤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生物学研究,用于细胞转染、病毒包装等需要两种液体均匀混合的实验,可大大缩短操作时间,从而使实验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塑料管材质为细胞培养常用塑料PP材质,对细胞无毒害作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磷酸钙沉淀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磷酸钙沉淀法因为试剂易取得、价格便宜而被广泛用于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及包装慢病毒的研究中。其原理是核酸以磷酸钙-DNA共沉淀物的形成出现时,可使DNA黏附在细胞表面,利于细胞吞入摄取,或通过细胞膜脂相收缩时裂开的空隙进入细胞内,进入细胞的DNA仅有1%-5%可以进入细胞核中,其中仅有不到1%的DNA可以与细胞DNA整合,在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基因转导的频率大约为10。传统的磷酸钙沉淀法的方法是首先将质粒DNA先与CaCl2溶液混匀后,再缓慢滴加到2×HBS缓冲液中,混匀,室温静置15 -30min,待形成细小颗粒沉淀,然后将沉淀逐滴均匀加入培养的细胞上。 为了得到颗粒度一致的细小颗粒,在溶液混匀过程中体积不能太大,滴加速度要尽可能缓慢匀速,因而此法用于大规模包装慢病毒时用时较长,且花费较大人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磷酸钙沉淀法进行了改进,并有效提高了转染和病毒包装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人们使用的磷酸钙沉淀法溶液混匀的辅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用于磷酸钙沉淀的辅助装置,包括塑料管本体;所述的塑料管本体由塑料管管头和塑料管管身组成,塑料管管身形状为圆锥形,塑料管管身设有滤透装置。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滤透装置为设置在塑料管管身上通孔,所述的通孔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塑料管管身上。
所述的塑料管本体长度为65mm,塑料管本体的管壁厚度为0.7mm。
所述的塑料管本体材质为生物无毒塑料聚丙烯。
所述的塑料管管头的内直径为9mm,外直径10.4mm,长度为15mm。
所述的塑料管管身上部设有圆形开口,下部为尖底,塑料管管身的长度为50mm、倾斜角度为87度。
所述的通孔直径为1um。
所述的塑料管本体总体密度为1.074±0.001 Kg/L。
所述的塑料管本体可设置在一次性的10 ml移液器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生物学研究,用于细胞转染、病毒包装等需要两种液体均匀混合的实验,可大大缩短操作时间,从而使实验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塑料管材质为细胞培养常用塑料PP材质,对细胞无毒害作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管本体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管本体纵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塑料管本体;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7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酵装置和发酵设备
- 下一篇:一种收集大豆茎溃疡病菌子囊孢子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