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以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5461.6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义;姬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6;H01M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帽盖组件 电池 导电过孔 柱形部 通孔 电路模块 帽盖本体 集流体 柱形 正极 本实用新型 负极连接 连接部位 装配效率 电连接 穿出 电芯 密封 | ||
1.一种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帽盖本体,所述帽盖本体具有通孔;
保护电路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具有导电过孔;以及
柱形集流体,所述柱形集流体包括集流部、连接部和柱形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集流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柱形部连接,所述集流部被构造为用于与电芯的正极或者负极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通孔形成密封,所述柱形部从所述导电过孔穿出,并与所述导电过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部呈片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部与所述连接部是一体成型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柱形部插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孔,在所述孔的内表面上和/或所述柱形部的插入端的外表面上涂覆有热敏性材料,所述柱形部的插入端插入所述孔中,以形成插接;或者
所述连接部具有凸起,所述柱形部的端面具有孔,在所述凸起的外表面和/或所述孔的内表面涂覆有热敏性材料,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孔中,以形成插接;
所述热敏性材料被构造为用于在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能提高柱形集流体的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本体包括骨架和柔性密封件,所述骨架包括所述通孔,所述柔性密封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环形部过盈配合,以形成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缺口,当所述电池的内部气压超过设定值时,气体经由所述缺口进行释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部与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导电过孔焊接在一起。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芯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帽盖本体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内,所述帽盖本体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形成密封,所述保护电路模块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柱形集流体,其中一个所述柱形集流体分别与所述电芯的正极以及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正极导电过孔连接,另一个所述柱形集流体分别与所述电芯的负极以及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负极导电过孔连接;或者
包括一个所述柱形集流体,所述柱形集流体分别与所述电芯的正极以及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正极导电过孔连接,所述电池的壳体与所述电芯的负极以及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负极端子连接;或者,所述柱形集流体分别与所述电芯的负极以及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负极导电过孔连接,所述电池的壳体与所述电芯的正极以及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正极端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54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变形动力电池顶盖
- 下一篇: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