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雾化式异味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3383.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1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浩财;冯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绿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4 | 分类号: | A61L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装置外壳 盛放箱 香味剂 上端固定 雾化器 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 高效雾化 治理装置 电动机 进气管 异味 异味处理装置 螺旋搅拌叶 异味处理 气体泵 液体泵 门板 上端 管盖 下端 左端 穿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味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雾化式异味治理装置,包括气体泵、连接管一、雾化器、连接管二、液体泵、进气管、管盖、连接轴以及螺旋搅拌叶,香味剂盛放箱固定在装置外壳左端面上,香味剂盛放箱上端固定有连接管二,连接管二上端固定有雾化器,雾化器前端固定有连接管一,连接管一右端与装置外壳相连接,雾化器通过连接管一与装置外壳相连接,装置外壳上端固定有进气管,装置外壳前端固定有门板,香味剂盛放箱下端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主轴上端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上端穿过香味剂盛放箱,并延伸至香味剂盛放箱内部,本实用新型异味处理效果好,便于清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味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雾化式异味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是指通过喷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被雾化的众多分散液滴可以捕集气体中的颗粒物质。液体雾化的方法有压力雾化,转盘雾化,气体雾化及声波雾化等。指使液体经过特殊装置化成小滴,成雾状喷射出去。超声雾化作用目前有两种理论解释:微激波理论和表面张力波理论。微激波理论认为,在液体介质中的空化作用产生的微激波是产生超声雾化现象的原因,空化气泡在崩溃时所释放的能量除了以热能和光能的形式传播之外,还有一部分以微激波的形式向外辐射,当微激波能量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引起超声雾化现象。而表面张力理论认为,雾化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液体表面波的不稳定引起的。具体地说,就是当超声波在液体表面传播时形成表面张力波,液体介质质点在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做周期运动,质点的振幅随声强的增强而增大,当振幅达到临界值时,质点脱离波峰从而形成雾滴,这种理论认为雾滴产生于表面张力波的波峰处,且雾滴的大小与波成正比例关系。实践表明,液体介质自身的一些理化性质,如表面张力、密度、粘度、蒸汽压等,也会影响雾化效果和气溶胶粒径。
传统的异味处理装置,结构复杂,能耗高,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推出一种高效雾化式异味治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雾化式异味治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异味处理装置结构复杂,能耗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异味处理效果好,便于清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雾化式异味治理装置,包括连接管一、雾化器、连接管二、香味剂盛放箱、电动机、门板、装置外壳、进气管、连接轴以及螺旋搅拌叶,所述香味剂盛放箱固定在装置外壳左端面上,所述香味剂盛放箱上端固定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上端固定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前端固定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右端与装置外壳相连接,所述雾化器通过连接管一与装置外壳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上端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装置外壳前端固定有门板,所述香味剂盛放箱下端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主轴上端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端穿过香味剂盛放箱,并延伸至香味剂盛放箱内部,所述连接轴上固定有螺旋搅拌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二上固定有液体泵。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一上固定有气体泵。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端固定有管盖。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搅拌叶通过连接轴与电动机的主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外壳通过活动铰链与门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电动机、连接轴以及螺旋搅拌叶,该设计便于对香味剂进行搅拌均匀,从而提高香味剂进行消毒效果,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雾化器,该设计便于对香味剂进行雾化处理,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门板,该设计便于对装置外壳内部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异味处理效果好,便于清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绿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绿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3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