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储能系统网络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3263.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7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辛蒙;张君鸿;王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5/00;H02J13/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通讯方式 储能系统 电池矩阵 通信连接 网络架构 电池模组 电池簇 储能控制系统 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 网络层级 系统构建 变流器 以太网 清晰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储能系统网络架构,包括电池矩阵控制器 BAU,所述电池矩阵控制器 BAU通过以太网分别通信连接有若干电池簇控制器BCU,所述各电池簇控制器BCU通过对应的CAN总线分别通信连接有若干电池模组控制器BMU,所述各电池模组控制器BMU均对应连接有一电池组,所述电池矩阵控制器 BAU还通信连接有一变流器PCS;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储能系统网络架构网络层级划分合理清晰,系统构建成本低,扩展方便;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储能控制系统中;充分融合各种通讯方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储能系统网络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不断加大,清洁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迎来快速发展。而作为目前增速最快,倍受关注的新能源发电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和发电企业的青睐。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受昼夜交替、季节变化、云层厚度等众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较大。同时,电网通道建设与新能源电站开发不匹配,电网限发导致的弃风弃光现象存在,使储能技术的应用将显得尤为迫切。当前储能系统规模及复杂程度不断增大,对于电能储存载体—电池的监控与保护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储能系统所采用的控制网络架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使用某一种通讯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储能系统网络架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储能系统网络架构,包括电池矩阵控制器 BAU,所述电池矩阵控制器 BAU通过以太网分别通信连接有若干电池簇控制器BCU,所述各电池簇控制器BCU通过对应的CAN总线分别通信连接有若干电池模组控制器BMU,所述各电池模组控制器BMU均对应连接有一电池组,所述电池矩阵控制器 BAU还通信连接有一变流器PCS。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矩阵控制器 BAU与变流器PCS通过RS485总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所包含的电池单体个数的数量范围为1~12。
进一步的,所述各电池簇控制器BCU与电池矩阵控制器 BAU采用双绞线连接,速率为100Mbit/s。
进一步的,所述各电池簇控制器BCU对应的CAN总线速率为250kbits/s 或500kbits/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储能系统网络架构网络层级划分合理清晰,系统构建成本低,扩展方便;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储能控制系统中;充分融合各种通讯方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储能系统网络架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3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