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1880.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8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熊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惠梁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韩平英 |
地址: | 4052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环 散热孔 连接杆 线圈构件 散热腔 弧形散热片 线圈连接部 电机转子 散热结构 散热通道 中心轴孔 限位杆 连通 上端内侧壁 径向穿过 一端连接 多片 键槽 焊接 外围 |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机转子,包括内环,外环,连接杆,弧形散热片和线圈构件。所述内环的中间部位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中心轴孔的上端内侧壁设有键槽,所述内环的内部还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上设有径向穿过内环外侧的第一散热孔。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连接杆焊接而成,且第一散热孔位于连接杆之间,所述连接杆内设有散热通道,所述外环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与内环的散热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环上的第二散热孔连通,所述外环上的第二散热孔之间还设有多片弧形散热片。所述外环的外围连接有多个线圈构件,所述线圈构件包括线圈连接部和线圈限位杆,所述线圈连接部的一端与外环连接,另一端连接线圈限位杆的中间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尤其是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通常为压缩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大部分家电产品的核心驱动源。对于各种外转子电机而言,电机转子一般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内部都是由铁芯和绕组线圈组成的。绕组有电阻,通电会产生损耗,损耗大小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如果电流不是标准的直流或正弦波,还会产生谐波损耗铁芯有磁滞涡流效应,称为铜损,在交变磁场中也会产生损耗,其大小与材料,电流,频率,电压有关,也就是铁损。铜损和铁损都会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电机的效率。由于转子在工作中高速旋转,转子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导致在短时间内电机处于高温环境,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而电机普遍存在发热情况,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造成转子低周期疲劳以及蠕变损耗,甚至可能引发安全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机转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机转子,包括内环,外环,连接杆,弧形散热片和线圈构件。所述内环的中间部位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中心轴孔的上端内侧壁设有键槽,所述内环的内部还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上设有径向穿过内环外侧的第一散热孔。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连接杆焊接而成,且第一散热孔位于连接杆之间,所述内环、连接杆和外环之间的空腔形成减重腔,所述连接杆内设有散热通道,所述外环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与内环的散热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环上的第二散热孔连通,所述外环上的第二散热孔之间还设有多片弧形散热片。所述外环的外围连接有多个线圈构件,所述线圈构件包括线圈连接部和线圈限位杆,所述线圈连接部的一端与外环连接,另一端连接线圈限位杆的中间位置,所述线圈限位杆呈弧形,且线圈限位杆、内环和外环共圆心。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孔为四个,围绕内环圆心为中心,呈90°分布在内环外侧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第一散热孔之间的角度为45°。
优选的,所述每两个第二散热孔之间的弧形散热片为四片,且每相邻两片弧形散热片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散热通道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内环、连接杆和外环之间的空腔形成减重腔,减少了电机转子的重量,使电机转子的转动过程中产生热量变少。同时,内环内的散热腔与连接杆的散热通道以及外环的第二散热孔相连,第一散热孔与外界连通,散热效果更佳,外环上还设有弧形散热片,增大了散热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轴孔;2-键槽;3-散热腔;4-第一散热孔;5-减重腔;6-连接杆;7-散热通道;8-第二散热孔;9-外环;10-内环;11- 弧形散热片;12-线圈连接部;13-线圈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惠梁机电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惠梁机电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1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