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排放的中水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0892.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韩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江北新区产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室 中空 滤室 中水回用装置 板框过滤器 储罐 本实用新型 进水管 零排放 水管 垂直设置 一端连接 依次连接 电磁阀 加压泵 内腔中 室内腔 原水泵 蒸发室 滤网 纳滤 絮凝 排放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排放的中水回用装置,包括絮凝室、第一中空滤室、第一储罐、第二中空滤室、第二储罐、第三中空滤室、第三储罐、纳滤室和蒸发室,所述絮凝室的内腔中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板框过滤器,所述板框过滤器的底部与絮凝室内腔底端相配合,且板框过滤器上固定有滤网,所述絮凝室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连接有原水泵,所述絮凝室的另一端通过水管与第一中空滤室相连通,且絮凝室和第一中空滤室间的水管中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和加压泵。本实用新型的中水回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能够大大降低中水排放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排放的中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工业、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回收利用就是污水资源化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既可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又重复利用了水资源。
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符合达标排放为目的;污水处理就是将被污染的废水通过某种工艺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谓之达标排放);实际上,达标排放仍然在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排放总量的累积,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越来越弱;中国大陆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民众对水体污染的关注度及要求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促使国家出台更加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
零排放传统的办法是采用反渗透将水的含盐量浓缩到8%左右,再经过蒸发浓缩,然而蒸发浓缩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成为零排放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零排放的中水回用装置,具有成本低,易于检修维护,同时可达到较高的排放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零排放的中水回用装置,包括絮凝室、第一中空滤室、第一储罐、第二中空滤室、第二储罐、第三中空滤室、第三储罐、纳滤室和蒸发室,所述絮凝室的内腔中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板框过滤器,所述板框过滤器的底部与絮凝室内腔底端相配合,且板框过滤器上固定有滤网,所述絮凝室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连接有原水泵,所述絮凝室的另一端通过水管与第一中空滤室相连通,且絮凝室和第一中空滤室间的水管中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和加压泵;
所述第一中空滤室中安装有第一中空超滤膜,所述第一中空超滤膜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第一储罐相连通,所述第一储罐通过水管连接有第二中空滤室,且第一储罐和第二中空滤室间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和加压泵,所述第二中空滤室中安装有第二中空超滤膜,所述第二中空超滤膜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第二储罐相连通,所述第二储罐通过水管连接有第三中空滤室,且第二储罐和第三中空滤室间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和加压泵,所述第三中空滤室中安装有第三中空超滤膜,所述第三中空超滤膜的出水端与第三储罐相连通,所述第三储罐通过水管连接有纳滤室,且第三储罐和纳滤室间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和加压泵,所述纳滤室中安装有纳滤膜,所述纳滤膜的出水口端与蒸发室相连,所述蒸发室上安装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絮凝室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传动轴穿过絮凝室的顶端并伸入到絮凝室中,且搅拌器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
优选的,所述絮凝室的顶部安装有加药室,所述加药室中设有加料器。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孔径为1-2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空超滤膜、第二中空超滤膜和第三中空超滤膜的孔径依次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0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