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墙板防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0864.1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军;李波;贺征;朱桂忠;杨家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正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板 密封层 披水板 空腔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防水构造 多重防水 螺栓安装 密封性好 平整贴合 竖直安装 外界雨水 长条形 构造能 上表面 外墙体 焊接 墙板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墙板防水构造,包括外墙板、密封层、披水板和排水管,所述外墙板包括均为长条形的第一外墙板和第二外墙板,所述第一外墙板底部焊接有L型角钢,所述第一外墙板内侧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Z型连接件,所述Z型连接件与所述L型角钢平整贴合,所述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竖直安装形成水平的空腔缝隙,第二外墙体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披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墙板和所述L型角钢之间,所述披水板自所述L型角钢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层位于所述空腔缝隙,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外墙板外侧且与所述密封层连接,所述空腔缝隙还设置有O型橡胶条。本实用新型多重防水构造能将外界雨水挡在墙板外部,密封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板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现如今外墙板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广泛应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墙体结构体系逐渐发生转变,工业化的要求促使预制外墙运用到更多的工程项目中。预制外墙在工厂批量生产,墙体自身的保温防水及隔声性能都很好,预制墙板的一个薄弱环节就在于板缝的处理,尤其是水平缝处,处理不当易引起雨天渗水、冬季透风等问题,积存的雨水会对外墙板、金属龙骨产生污染、侵蚀,缩减外墙板及金属龙骨的使用寿命,从而缩减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传统的外墙通常简单进行胶体密封,没有牢靠的防水构造,漏水问题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墙板防水构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墙板防水构造,包括外墙板、密封层、披水板和排水管,所述外墙板包括均为长条形的第一外墙板和第二外墙板,所述第一外墙板底部焊接有L型角钢,所述第一外墙板内侧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Z型连接件,所述Z型连接件与所述L型角钢平整贴合,所述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竖直安装形成水平的空腔缝隙,第二外墙体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披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墙板和所述L型角钢之间,所述披水板自所述L型角钢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层位于所述空腔缝隙,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外墙板外侧且与所述密封层连接,所述空腔缝隙还设置有O型橡胶条,所述O型橡胶条位于所述L型角钢和所述第二外墙板上表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墙板和第二外墙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凸起,另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安装插槽,所述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安装插槽水平安装,所述密封层还填充在所述第一外墙板的安装插槽与所述第二外墙板的凸起之间。
优选地,所述密封层还包括耐候密封胶和泡沫棒,所述泡沫棒直径大于所述空腔缝隙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的外墙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复合式保温墙体,外墙板内部设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墙板防水构造,具备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之间设置的密封层,能够起到第一道防水的作用,其中密封层包括耐候密封胶和泡沫棒,雨水难以通过缝隙流进内侧,能有效防止外界雨水进入外墙体内侧,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
(2)通过在凹槽处设置的披水板、凹槽和披水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在第一道防水结构发生渗漏的情况下避免雨水的进一步渗漏,并将雨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并导出至外墙板的外部,从而实现有效防止水入侵外墙进入到建筑物内部,避免了由于雨水侵蚀板材和金属龙骨导致的外墙板的雨水渗漏问题。
(3)通过设置的O型橡胶条结构为防水第三到屏障,能够将极少水分阻挡在墙板外面,起到良好的密闭性和防潮的作用,从而能够保证干燥整洁的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墙板防水构造的第一外墙板与第二外墙板竖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墙板防水构造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正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正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0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