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圈套圈的生猪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5680.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1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久峰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A01K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孟宪会 |
地址: | 15831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猪养殖 圈套 本实用新型 转圈 污气排放装置 可移动安装 保温装置 地暖装置 所处位置 装置设置 保育猪 种养殖 滑梯 粪沟 圈舍 养猪 应激 育肥 生长 伤害 | ||
一种基于圈套圈的生猪养殖装置,它涉及一种养殖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生猪养殖过程中的转舍、转圈及在转舍、转圈过程中造成的混群给猪带来严重应激和伤害降低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的问题,而将保育圈、生长圈、育肥圈由内到外套在了一起,其装置及所处位置如下:地暖装置设置在保育圈的地面以下,保温装置设置在保育圈的上方,高低边集粪沟装置设置在圈套圈的中间位置的地面以下,污气排放装置设置在圈套圈的中部,保育猪入圈滑梯可移动安装在圈舍内。本实用新型用于生猪养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圈套圈的生猪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长期的生猪养殖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分阶段的养猪方法,经实践检验,这种方法符合生猪生存生长的客观规律,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同阶段的猪在不同圈舍内饲养,每个阶段饲养完成后,就要转舍、混群,恰恰就是这种转舍、混群给猪带来了严重的应激,甚至是伤害,在多人的长途驱赶过程中免不了皮肉的鞭棍之苦,免不了相互踩踏和撕咬以及长途跋涉带来的体能消耗,给猪带来严重应激的同时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众多人员的参与又使疫病交叉感染和蔓延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这种转舍混群不仅仅给猪带来了伤害,还降低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由于现有生猪的转舍混群养殖方式不仅仅给猪带来了伤害,还降低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猪养殖过程中的转舍、转圈及在转舍、转圈过程中造成的混群给猪带来严重应激和伤害而降低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基于圈套圈的生猪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圈套圈的生猪养殖装置,它包括圈舍,它还包括地暖装置、保温装置、高低边集粪沟装置、污气排放装置和保育猪入圈滑梯;圈舍包括多个圈套圈,多个圈套圈并排排列,每个圈套圈均包括育肥圈、生长圈和保育圈;保育圈、生长圈和育肥圈由内至外依次套装,地暖装置设置在保育圈的地面以下,保温装置设置在保育圈的上方,高低边集粪沟装置设置在多个圈套圈的中间位置的地面以下,且纵向贯穿整栋圈舍所有圈套圈至舍外的集粪池和集液池,每个圈套圈的中部设有一个污气排放装置,保育猪入圈滑梯可移动安装在圈舍内。
进一步地,育肥圈包括育肥圈栏、育肥圈栏门、育肥圈地面、育肥食槽和育肥饮水器;育肥圈栏为方形圈栏,育肥圈栏安装在育肥圈地面的外边,育肥圈栏门连接于育肥圈栏上,并位于过道一侧,且朝向育肥圈栏内侧启闭,育肥圈地面是育肥圈栏与生长圈之间的地面,育肥食槽安装在育肥圈栏的四角且与纵向圈栏平行的位置,育肥饮水器安装在生长圈栏的外侧;生长圈包括生长圈栏、生长圈栏门、生长圈地面、生长食槽和生长饮水器;生长圈栏为方形圈栏,生长圈栏安装在生长圈地面与育肥圈地面交汇处,生长圈地面是生长圈栏与保育圈栏之间的地面,生长圈栏门连接于生长圈栏上,并位于过道一侧,且生长圈栏门朝向生长圈栏内侧启闭,生长食槽安装在生长圈栏的四角且与纵向圈栏平行的位置,生长饮水器安装在保育圈的外侧;保育圈包括保育圈栏、保育圈栏门、保育圈地面、保育食槽和保育饮水器;保育圈栏为方形圈栏,保育圈栏安装在保育圈地面与生长圈地面交汇处,保育圈地面为保育圈栏内的地面,保育圈栏门连接于保育圈栏上,并位于过道一侧,且保育圈栏门朝向保育圈栏内侧启闭,保育食槽安装于保育圈栏的四角且与纵向圈栏平行的位置,保育饮水器安装在污气排放装置周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久峰,未经李久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5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圈
- 下一篇:一种畜牧养殖用保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