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头气门线跳动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4830.1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6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满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德摩托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孔祥超 |
地址: | 40134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杆 导管内孔 检测表 本实用新型 缸头气门 跳动检具 安装块 插入段 检具 径向定位结构 轴向定位结构 产品检查 缸头组件 轴向调整 转动配合 导管轴 气门线 同轴线 优选 座圈 紧凑 跳动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缸头气门线跳动检具,用于通过检测表对缸头组件中座圈上的气门线相对于导管内孔的跳动,检具包括定位杆、基座和检测表安装块,其中,定位杆和所述检测表安装块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定位杆包括用于插入导管内孔的插入段,以及用于使得所述检具相对于导管轴向定位的轴向定位结构;插入段通过径向定位结构与所述导管内孔形成同轴线的转动配合关系。优选,定位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沿着定位杆的轴向调整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方便的实现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检查;其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缸头用检具,特别涉及一种缸头气门线跳动检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包括缸体、缸头和缸盖,缸体和缸头之间形成燃烧室,燃烧室设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通道,进气门和排气门阀杆的杆部分别滑动配合在进排气导管孔内,进气门和排气门通过气门盘与座圈上的气门线结合可形成密封连接结构。在摩托车发动机工作的压气和燃爆过程中,进排气门同时与座圈门线密封接触,使燃烧室和缸筒形成密闭容器结构,在进气过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在排气过程中,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如此,交替循环使发动机持续工作。因此,气门的密封性能直接关联发动机性能。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的进排气导管和座圈均设置的缸头上,对于气门密封性的控制除控制好气门本身的质量外,还不需做好座圈密封部位的控制。座圈密封部位为一圆锥形的喇叭口,其密封带非常窄,通常被称为门线或气门线。因此,在质量检验过程中通常必须控制好以导管孔为基准的门线密封带的圆周跳动值控制。现有门线跳动的检测方法包括轮廓仪检测法和专用检具检测法。轮廓仪检测法检测精度高,准确度高,适用于工序质量非常稳定的条件下的极少量抽检,检测效率低;专用检具检测受检具结构和操作技能影响,其准确度相对较低,但其效率高,适用于工序间检验,或在线专职检查。现有专用检具包括定位结构和检测表安装结构,定位结构用于与导管孔配合并形成轴向定位。但现有检具的定位结构为一刚性整体结构,不能适应不同尺寸规格产品的检测。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缸头气门线跳动检具,该检具定位部分由定位杆和基座构成可拆换的组合结构,因此,在用于不同尺寸规格产品时,可通过更换定位杆满足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整体结构,其适应范围广,相应降低多品种生产时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缸头气门线跳动检具,用于通过检测表对缸头组件中座圈上的气门线相对于导管内孔的跳动,所述检具包括定位杆、基座和检测表安装块,其中,所述定位杆和所述检测表安装块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杆包括用于插入导管内孔的插入段,以及用于使得所述检具相对于导管轴向定位的轴向定位结构;所述插入段通过径向定位结构与所述导管内孔形成同轴线的转动配合关系。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于检具定位部分由定位杆和基座构成可拆换的组合结构,且定位杆包括用于插入导管内孔的插入段,以及用于使得所述检具相对于导管轴向定位的轴向定位结构;所述插入段通过径向定位结构与所述导管内孔形成同轴线的转动配合关系。因此,在用于不同尺寸规格产品时,可通过更换定位杆满足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的定位部分,其适应范围广,相应降低多品种生产时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沿着定位杆的轴向调整位置。以适用于相同孔径导管,座圈位置或门线位置不同的不同产品检测,进一步拓宽适用范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座形成有装配孔;所述定位杆包括与所述装配孔相配合的连接段,连接段与所述装配孔的配合长度呈可调节结构,连接段位于插入段的轴线延长线上。以通过结构简单的轴孔配合结构实现轴向距离调整,从而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其中,在紧配合的条件下,配合段长度最小值大于配合段直径即可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德摩托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德摩托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4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法医不规则损伤面积测量尺
- 下一篇:一种帘式安全气囊耳片尺寸和数量检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