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接触网支柱基础定位及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3380.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原;李松茂;万臣辉;王文俊;胡东林;谢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调节板 灌浆 接触网支柱基础 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 浇筑装置 空心圆管 调节架 组合式 螺栓连接孔 螺栓 施工安全 水准泡 施工 条边 省力 嵌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接触网支柱基础定位及浇筑装置。该装置包括灌浆斗和基础调节架,所述基础调节架是由上、下调节板和多个调节螺栓组成,在上、下调节板上对应开设有圆形灌浆斗安装孔,所述灌浆斗的下部设有空心圆管,并通过空心圆管嵌入上、下调节板的圆形灌浆斗安装孔内,并可在圆形灌浆斗安装孔旋转;在上、下调节板靠近每条边中心位置均安装有水准泡,并在上、下调节板上对应开设有多个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连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地提升了施工质量,大大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力及劳动强度,需人工少、省力,使用方便,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轨道交通及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组合式接触网支柱基础定位及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化铁路、轨道交通及电力工程施工中,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是第一步施工工序,也是决定后期所有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保证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基础标高、基础平整度、基础螺栓外露长度及间距和外观质量等各项标准。在以往的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基础螺栓定位工具很难保证基础平整度、基础螺栓外露长度及间距,且使用比较繁琐,不便携;一般的基础浇筑方法很难达到要求的外观质量要求。为解决此关键施工技术难点,迫切研发一种组合式接触网支柱基础定位及浇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国内电气化铁路、轨道交通及电力工程施工中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不同的实际施工场合,研发了一种组合式接触网支柱基础定位及浇筑装置。该装置可有效地运用在各种情况下接触网支柱基础定位及浇筑的施工,避免了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施工质量及各项参数不达标,且较大程度的提升了施工效率,保证后期施工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组合式接触网支柱基础定位及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灌浆斗和基础调节架,所述基础调节架是由上、下调节板和多个调节螺栓组成,在上、下调节板上对应开设有圆形灌浆斗安装孔,所述灌浆斗的下部设有空心圆管,并通过空心圆管嵌入上、下调节板的圆形灌浆斗安装孔内,并可在圆形灌浆斗安装孔旋转;在上、下调节板靠近每条边中心位置均安装有水准泡,并在上、下调节板上对应开设有多个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调节板为两块大小相同的方形板,所述调节螺栓有四根,分别设置在上、下调节板四个角部的位置;安装在每个调节板上的水准泡分别设置在其四条边中分线上、且距离边缘50-70mm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浆斗是由圆台形灌浆斗和连接在其小口端的空心圆管组成,其空心圆管直接与圆台形灌浆斗的小口端直径相等,所述空心圆管的长度大于基础调节架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栓为双头调节螺栓,采用6.8级热镀锌碳素钢材质,且每根调节螺栓是由全螺纹螺杆及4颗调节螺母和垫片组成。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浆斗和空心圆管为木材或者铝合金材质,两者采用铆钉或者射钉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调节板为有机玻璃或者树脂板材质。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连接孔的个数与待浇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螺栓根数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圆形灌浆斗安装孔开设在上、下调节板的中央位置。所述圆形灌浆斗安装孔的内径与空心圆管的外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气化铁路、轨道交通及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及定位钢板固定的施工过程中使用,将其套在未浇筑的基础螺栓定位钢板上,并通过上、下调节板上精确开设的螺栓连接孔可以有效的解决以往施工过程中难以控制基础螺栓间距的问题,并可以克服在浇筑过程产生偏斜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3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加气混凝土浇注下料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