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智能自组网的校园广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1793.9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超;张继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H20/61 | 分类号: | H04H20/61;H04W84/18;H04W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协议连接 本实用新型 通信报警 无线连接 无线智能 校园广播 自组网 音箱 工作性能稳定 管理人员手机 报警功能 广播设备 可扩展性 音频广播 点对点 扩容 手机 室外 协调 教室 瓶颈 互联网 广播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广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智能自组网的校园广播系统,设置有通信报警协调中心,通过互联网有线或者无线连接至PC机;所述通过通信报警协调中心通过通信协议连接至N个室外有源音箱,通过通信协议连接至N个教室有源音箱,通过无线连接有手机,通过通信协议连接至管理人员手机。本实用新型安装快捷、成本低廉、维护简单;可在有线广播系统上扩容、无发展瓶颈;可实现点对点、点对面、随意选择广播;工作性能稳定,可扩展性强;系统兼顾音频广播及红外等报警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广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智能自组网的校园广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广播形式主要有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一个要布线,一个不需要布线。有线广播系统传输稳定性高、故障率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而区域选择必需为线路的物理分区,无法满足更高要求的对某个单独的播音点控制;单条线路仅能传输单一的节目源,无法做到多节目源实时单点传输,综合布线成本高、安装周期长、扩展困难等缺点。无线广播主要有WiFi 公共广播、无线调频公共广播、IP网络广播等。无线广播是无线传输或者是无线与局域网广域网相互配合传输信号以实现分区管理背景音乐、寻呼广播等功能。无线广播的优点是可以独立控制每个终端播放不同的内容、任意选择寻呼、安装灵活,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差、可靠性差、需要架设天线或者转发器等。
近些年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伴随着嵌入式、无线通信、传感器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无线通信能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采用ZigBee技术进行无线通信,具有性能稳定,可扩展性强、安装快捷、维护简单、无发展瓶颈。同时能满足多组数据的双工工作。
现有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授课无疑是一大重点,多采用有线或无线教学扩音器设备或喊话器(俗称小蜜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更换电池或充电。每台喊话器配一个话筒,各喊话器的话筒不能混用。在日常管理和维护中存在诸多不便之处。
如今,很多单位或楼宇都安装有独立的公共广播系统和消防广播系统,也有很多单位安装了各种报警器,监控器等设施。所有这些设施几乎都自成一套系统,并且各种功能都相对独立。比如现有公共广播无论是变换何种传输模式也只是实现了单一的广播功能。
随着国内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商场、集团公司以及仓储物流公司原来有线广播系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需求。如果进行升级改造涉及到综合布线等工作,不但周期长,又受各种施工条件的限制,而且还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开支。原来的有线广播系统已不能适应目前发展的要求。
根据目前市场上几种公共广播系统形式的实际情况,主要存在成本高、安装布线工作繁、安装调试周期长、受施工条件限制、系统不稳定、增加设备难等一些问题。
市场上现有的无线广播也存在产品单一问题。以校园广播为例:目前校园无线广播系统需要调频广播发射机发射调频点播,无线调频设备接收使用,多路分区控制器程序预设背景音乐状态,定时播放。与其他单元联用,作为自动程控播放背景音乐,寻址广播消防联动,紧急广播控制。发射天线含馈线用来发射由发射机发射的调频信号,供无线设备来接收。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公共广播系统功能单一,除了公共广播,还需要局部广播、无线广播相配合;
市场上的有线广播需要布线,在有些地方(马路、水渠、楼宇等)布线成本高,在增设扩建过程中需要再次布线,材料及人工成本高;
对现有无线广播而言,需要用调频广播发射机发送音频信号再由接收机接收播放,或者需要借助现有互联网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网路覆盖不到的地方难以实现;
ZigBee的传输速率理想情况下只有250K/s,传输音频信号速率不够,无法实现音频的不间断传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1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道无线信道仿真仪机箱
- 下一篇:一种波分复用式光电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