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9699.X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8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雅楠;梁惊涛;蔡京辉;卫铃佼;陈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路热管 液体管路 微通道 蒸发器 微通道阵列 冷凝器 吸液芯 液态工作介质 本实用新型 辅助驱动 长度方向设置 工作稳定性 持续提供 多孔结构 额外功耗 毛细作用 气体管路 热控设备 依次连通 应用环境 重力辅助 抗重力 伸入 驱动 补充 保证 | ||
1.一种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包括蒸发器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通过液体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器、所述液体管路、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气体管路依次连通形成回路,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液体管路内设置有微通道阵列,所述微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微通道,各所述微通道均沿所述液体管路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内设置有吸液芯,所述微通道阵列一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液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的截面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以及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微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毛细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壳体,所述吸液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吸液芯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槽道,所述槽道连通所述气体管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吸液芯内还设置有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位于所述蒸发器内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库,所述气库与所述气体管路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吸液芯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路由微通道阵列构成,或者是金属薄壁管路、波纹管、金属软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冷凝器内设置有集液腔,所述微通道与所述集液腔连通,且所述集液腔通过冷凝管路与所述气体管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微槽、粉末、纤维、泡沫金属、网状或者束状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96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尤其是油冷却器
- 下一篇:低温回路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