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9217.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4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402191 重庆市永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层 塔体 导流板 喷淋支管 塔体内壁 除雾段 喷淋段 填料层 填料段 脱硫塔 烟气 改良 喷头 气液传质效率 圆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 脱硫塔内壁 引流 脱硫效率 脱硫装置 依次设置 除雾器 涡流层 湍流 喷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脱硫塔,包括塔体,塔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喷淋段、填料段和除雾段,其中:喷淋段设置有多个喷淋层,填料段设置有多个填料层,每个填料层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喷淋层,除雾段设置有除雾器;每个喷淋层包括喷淋支管和设置于喷淋支管的若个干喷头;相邻喷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烟气和喷淋药液分布均匀的导流板,多个导流板均固定于塔体内壁且沿塔体内壁圆周均匀分布。导流板将靠近脱硫塔内壁上的药液和烟气向塔体中心引流,从而在塔体中心形成强烈的湍流和涡流层,提高了气液传质效率,从而使脱硫效率提高2%~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脱硫塔。
背景技术
锅炉运行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所产生的烟气由于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因此这些烟气需要通过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以使得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石灰石膏法脱硫,即在脱硫塔内布置有石灰石喷淋浆液的喷淋层,烟气由下向上,喷淋浆液由上往下,混合反应,达到脱硫的目的。此种脱硫方式,脱硫效率一般达到90%以上,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基本已经达到瓶颈,不能再降低;而且由锅炉排出的烟气直接进入到脱硫塔内的瞬间,由于气流速度很快,气流量也很大,气流直接冲击到脱硫塔内壁,不仅造成塔壁的严重磨损,也形成了局部不均匀的急速上升气流,不利于与喷淋装置的全面接触,降低了脱硫效率。因此,亟需对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进行改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脱硫效果好的改良的脱硫塔,烟气经该脱硫塔处理后使脱硫效率提高2%~5%。
提供一种改良的脱硫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存储脱硫药液的药液槽,所述塔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喷淋段、填料段和除雾段,其中:所述喷淋段设置有多个喷淋层,所述填料段设置有多个填料层,每个填料层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喷淋层,所述除雾段设置有除雾器;每个喷淋层包括喷淋支管和设置于所述喷淋支管的若个干喷头;
相邻所述喷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烟气和喷淋药液分布均匀的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均固定于所述塔体内壁且沿所述塔体内壁圆周均匀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板是由两块弧形板和两块侧板拼接而成,所述两块弧形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两块弧形板的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塔体内壁,所述两块弧形板的两个侧端分别与对应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弧形板的弧形面均朝内侧弯曲。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块弧形板和两块侧板均对称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块弧形板的上端焊接,所述两块弧形板的下端、所述两块侧板的下端分别焊接于所述导流筒内壳,所述两块弧形板相对的两侧端分别与对应的侧板焊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板的弧形面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塔体内壁圆周的半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段设置有三个喷淋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填料段设置有两个填料层,每个填料层是由矩鞍环填料组成的填料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循环泵和喷淋总管,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与所述药液槽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所述喷淋总管与所述喷淋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9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型垃圾电厂用焚烧尾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臭气脱硫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