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丝材模内自动化精准送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5104.3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6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生精密冲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3/00 | 分类号: | B21F23/00;B21F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材 导料机构 送料装置 定位导轮 夹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 自动化 送料机 工作台 送料 定位精度高 可拆卸连接 尺寸控制 间隔排布 控制系统 生产效率 限位槽 导轮 制程 匹配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材模内自动化精准送料机,包括导料机构、送料装置和第二夹料机构,送料装置位于导料机构的下游,第二夹料机构位于送料装置的下游,丝材在导料机构、送料装置和第二夹料机构的作用下输送至后续制程;导料机构包括多个安装于工作台的定位导轮,定位导轮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定位导轮间隔排布于丝材的两侧,且每一定位导轮均在其周向形成与丝材相匹配的一圈限位槽;还设有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丝材的连续精准送料,工序精简,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且设备的定位精度高,送料误差范围在±0.01mm以内,尺寸控制精度高,同时设备的投入低,维护成本也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丝材送料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丝材的送料工艺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丝材结构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细直径的丝材,送料过程中往往在模具结构和丝断面变形控制方面遇到困难,容易出现管壁塌陷、截面畸变、尺寸控制精度低、管壁材料撕裂等严重影响成形质量的问题,而且生产效率较低。比如中国专利《薄壁管件无屑切断专机》,授权公告号CN 204583982 U,公开的切断专机能够实现对薄壁管的无毛刺切割,但是对小孔径的丝材的切割效果不佳,切割过程中,丝材的输送机构的定位导向性不佳,容易造成丝材的变形,且送料过程丝材易变性,还会造成丝材的尺寸控制精度低,设备的定位准确度较低。
丝材在一些医疗器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片针、活检钳的外管或其它一些带杆或管的医疗器械等,其中丝材的尺寸精度对医疗用品性能的发挥起着核心作用。
因为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对丝材的连续精准送料,因此使得丝材的全自动化连续切割也无法实现,目前也没有出现能够实现丝材精准送料的设备,一直阻碍丝材连续自动化切割的实现,因此现有技术中丝材的切割工序繁琐,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良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丝材模内自动化精准送料机,能够实现丝材的连续精准送料,工序精简,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且设备的定位精度高,送料误差范围在±0.01mm以内,尺寸控制精度高,同时设备的投入低,维护成本也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丝材模内自动化精准送料机,包括导料机构、送料装置和第二夹料机构,所述送料装置位于所述导料机构的下游,所述第二夹料机构位于所述送料装置的下游,所述丝材在所述导料机构、所述送料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料机构的作用下输送至后续制程;
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多个安装于工作台的定位导轮,所述定位导轮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导轮间隔排布于丝材的两侧,且每一定位导轮均在其周向形成与丝材相匹配的一圈限位槽;
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送料装置和第二夹料机构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定义丝材的输送方向为前方,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轮调节单元,所述定位导轮调节单元与所述定位导轮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定位导轮调节单元皆包括滑块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垂直于所述丝材的输送方向,所述定位导轮的中心轴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通过滑块沿所述导向槽左右滑动带动对应的定位导轮靠近或远离所述丝材以实现对丝材的导向和限位。
进一步地说,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夹料机构和驱动所述第一夹料机构前后平移的平移气缸;所述第一夹料机构包括第一夹头和驱动第一夹头夹紧或松开丝材的第一夹紧气缸,所述第一夹头的端部的尺寸和形状与所述丝材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夹料机构包括第二夹头和驱动第二夹头夹紧或松开丝材的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夹头的端部的尺寸和形状与所述丝材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说,相邻两定位导轮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为8-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生精密冲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生精密冲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5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