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吸尘功能的抛光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2234.1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李新峰;王功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迅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机 吸尘装置 中空管 顶部设置 吸尘功能 储水箱 连接管 伸缩杆 输水管 支撑杆 抛光机技术领域 底部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 两侧设置 作业环境 抛光 暖风机 支撑 底端 吸尘 粉尘 配合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抛光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带有吸尘功能的抛光机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抛光机装置,所述抛光机装置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底端设置有吸尘装置一,所述中空管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吸尘装置二,所述中空管的顶部靠左的位置设置有储水箱,所诉储水箱的右侧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靠右的位置设置有暖风机,吸尘装置一与吸尘装置二相配合对抛光机在进行抛光工作时与工作后起到了有效的吸尘工作,避免了粉尘影响了作业环境及操作工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吸尘功能的抛光机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 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现有的抛光装置种类繁多,在抛光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粉末产生,会造成抛光工作的环境内粉尘极大,影响作业环境及操作工人的安全。抛光打磨下的灰尘损害身体健康,现有的抛光机缺少吸尘装置,不能满足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吸尘功能的抛光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抛光机装置,所述抛光机装置包括抛光辊盘,所述抛光辊盘固定套接在转轴杆上,所述转轴杆连接机体底部两侧,所述机体的右侧设置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杆右侧连接,所述机体顶端设置有机盖,所述抛光机装置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机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中空管,且中空管两侧均贯穿机体表臂,所述中空管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杆底部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底端设置有吸尘装置一,所述中空管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吸尘装置二,且吸尘装置二位于抛光辊盘上方,所述中空管的顶部靠左的位置设置有储水箱,所诉储水箱的右侧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底端贯穿中空管顶部表臂,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输水管的靠右的位置设置有暖风机,所述暖风机的左侧设置有暖风管,且暖风管底端贯穿中空管顶部表臂,所述暖风机的右侧设置有吸尘箱,所述吸尘箱顶部设置有吸尘电机,所述吸尘电机的输出轴插接有离心式风机,且离心式风机位于吸尘箱内腔,所述中空管的外壁开有与吸尘箱底部相匹配的通口,所述吸尘箱的右侧与机体右侧开设有相匹配的集尘瓶卡口。
优选的,所述吸尘装置二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吸尘孔一,所述吸尘孔一共两组,两组所述吸尘孔一之间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内侧设置有吸尘孔二。
优选的,两组所述吸尘装置一的内侧均设置有喷头与吸尘孔二,且喷头与吸尘孔二各一组。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与暖风管均为截面为倒“L”型结构,且输水管与暖风管与中空管的插接出均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机体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机盖,所述机盖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卡块,且机体右侧顶部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口,所述机体与机盖通过卡口卡块固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管为硅胶金属调节管,且调节管为中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吸尘能力强,吸尘装置一与吸尘装置二相配合对抛光机在进行抛光工作时与抛光工作后起到了有效的吸尘工作,避免了粉尘影响了作业环境及操作工人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迅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迅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2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